误区二:种植过深或土球表面覆土过多,造成根系窒息死亡。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某些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粘性大,种植过深,易引起根部积水;二是大部分植物根系聚集于土球中上部,种植过深或表面覆土过多,易造成植物根部通气不良,以致排水不畅,根系缺氧,导致死亡。
误区三:树木的土球与种植土结合不紧密或支撑不规范,一旦遇大风吹干土壤会造成根部松动,致使树木死亡。树木冠幅过于庞大,种植时可能碰到障碍,使土球松动,只要有部分根系未与土壤充分接触,就有可能造成树木生长衰弱。
误区四:种植时覆土的密度低于原土,致使根部积水引起死亡。建议使用二次沉降法种植,提高泥土密度。传统的舂棒种植,土球与土壤不能达到完全结合,树穴内土壤密度低于周边密度,易产生积水,且舂棒种植后,有些土壤团粒依然粗大,使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出现孔隙,植物养分易从孔隙流失。地形凹陷处种植乔木较困难,因为地下水流动易在凹陷处聚集,从而引发根部积水。
误区五:土壤是深层土,与土球、根系接触后,根系无法发根引起死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土球过于板结,粘性过大,造成根系无法生长;二是树木在苗圃时养分充分,移植后不仅根系受伤,而且土壤性状及环境等因素都有所改变,使其发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