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特点
红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花梗。感病叶片中部或边缘产生纺锤形至长条形溃疡斑,宽0.6~1.2厘米,长可达数厘米,病斑浅红色至朱红色,后期中央部分稍下陷,变成褐色软腐,但边缘仍保持明显的红色。天气潮湿时,病部出现白色或灰褐色丝状物或深褐色小粒点。病叶畸形。
花梗受侵染时,不能正常向上生长,而是向病部的一侧弯曲,有时几乎与主茎成直角。受侵染严重的,花梗干枯,不能开花,花瓣和球茎的鳞片也产生红色条斑。
朱顶红受伤时,其受伤组织常常变为红色。鉴别是否为侵染性的红斑病,可将受害组织经保湿培养,若产生深褐色小点并涌出蜡红色的粒状物,便可诊断为红斑病;反之,则为损伤所致。
发病规律
其病原为真菌中的水仙大褐斑菌。该菌主要残留在鳞茎顶端干枯病叶上。鳞茎萌发时,抽出的新叶首先受到侵染,以后则通过雨水溅泼,不断传播蔓延。露地栽植密度、湿度过大时,发病严重。该菌还危害水仙、文殊兰、君子兰等花卉。因此,朱顶红与水仙相邻栽植时,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 选用无病鳞茎作繁殖材料,并应清除鳞茎外皮。植株间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浇水不宜过多,最好不直接淋于叶片和花梗上,避免水分在其中滞留时间过长,造成发病的潮湿环境。一旦发现病叶、病茎应及早清除并销毁。
2.药剂防治 发病时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700倍液,以防止病害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