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害特点 幼虫在柳树叶片上吐丝结苞,幼虫啃食叶部下表皮,叶片仅留下上表皮和叶脉,3龄以后幼虫食量大增,可将全叶食尽,仅剩叶柄。严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38-42毫米;雄虫体长13-17毫米,翅展23-37毫米。
体灰褐色,翅灰褐色,前翅有4条灰白色波状横纹,顶角有1褐色扇形斑,斑下方有一黑点,外横线通过扇形斑的1段呈斜伸的双齿形。 卵直径约l毫米,扁圆形,橙红色至暗灰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2-40毫米。头部黑褐色,体上有白色细毛,胸部灰白色,侧面墨绿色;腹部背面两侧有灰褐色宽带,每节上着生8个橙红色瘤,呈环状排列,第一和第八腹节背中央各有1个枣红色的瘤,基部两侧各伴有1个白点。 蛹体长13-18毫米,褐色,腹末有分叉的臀棘。 茧呈灰白色椭圆形。
发生规律 该虫在北京1年发生3-4代、山东4代、河南4-5代、安徽5代、江西5-6代、湖南7代,以蛹在地面的落叶、树干基部或石缝墙脚下结茧越冬。翌年4月羽化为成虫,5月初出现第一代幼虫,同时期内各虫态重叠。9月下旬老熟幼虫吐丝作茧开始越冬。
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强。成虫多将卵产在叶背,呈单层状排列。幼虫共5龄,初孵幼虫有群集性,常群集啃食叶肉;
2龄后吐丝缀叶成虫苞,白天隐伏苞中,夜晚出苞取食;3龄后分散取食,食料不足时,则吐丝随风迁往它处,再卷叶为害。幼虫期33-34天左右。除越冬蛹外,一般蛹期5-8天,最后1代幼虫老熟后,多在土表3-5毫米深处化蛹越冬。7-8月是为害盛期。
防治方法 (1)保护和利用天敌,如;舟蛾赤眼蜂、伞裙追寄蝇、颗粒体病毒等。
(2)结合更新采伐,营造混交林。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抵抗力。人工摘除卵块、虫包,秋冬清扫落叶烧掉。减少虫源。
(3)利用成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
(4)第一代幼虫发生期喷洒100亿活芽孢/mlBt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16000IU/mgBt可湿性粉剂1200-1600倍液。
(5)化学防治5月在树干基部注20%吡虫啉可溶性粉剂5-12倍液或40%氧化乐果200倍液,每株按胸径注射1ml/cm的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