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生症状
(1)干腐型。主干、大枝及枝干分叉是干腐型烂皮病的主要发生部位。受害初期,病部着生暗褐色水肿状病斑,树皮皮层组织腐烂变软,失水后干缩下陷,边缘黑褐色,有时龟裂。受害后期,病菌分生孢子器着生于病斑上,当外界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从病斑上挤出橘红色卷丝状分生孢子角,病部组织皮层呈现暗褐色,腐烂深度可达木质部且纤维细胞与木质部分离。如果外界条件适宜,病斑扩展速度很快,当病斑包围树干1周时,其上部枯死,树木生长顺畅,可提高其抗病性,促使病斑长出愈伤组织,病斑扩展受阻。
(2)枯梢型。枯梢型烂皮病主要发生在大树枝条或一至四年生幼树上,受害初期,病部呈现暗灰色,症状表现不是很明显,当病部迅速扩展绕枝干1周后,上部枯死,有很多小黑点即分生孢子器散生于枯枝上。
2 发病规律
银杏烂皮病病菌为弱寄生菌,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树木,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在病组织内越冬,次年春天,当湿度达60%~80%、温度达 10.0~15.2 ℃时产生分生孢子,萌发后的孢子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寄主组织,具有6~10 d的潜育期。银杏烂皮病开始发病的时间一般为3月中下旬,发病盛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下旬,10月即停止发展。树皮含水量与银杏烂皮病的发生关系非常密切,树皮含水量越低越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在枯死树木上该病菌可以存活很久。任何导致树木生长衰弱的因素均可导致银杏烂皮病的发生,如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抑制、病虫危害、管理粗放。
3 防治对策
3.1 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
银杏烂皮病的感染只在树势衰弱的情况下发生,因此,应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银杏树活力,减轻病害的发生。银杏根盘大,树根深,不易浇透,建议浇水时打好水圈,施少量肥料,并用钢钎在根外(原种植穴边缘)凿80~100 cm洞,以利于水分下渗。
3.2 清除病残体,妥善处理树体伤口
彻底清除病株和有病枝条,对病枝应及时烧毁,也不要从圃外带入有病虫的树木及枝条。散落的杉木支撑上有小蠹虫,这类害虫也是病菌的传播者。及时清除树体表面的死亡组织,刮除因伤导致的大面积死皮,是避免病菌侵染发作的有效手段。对于伤口,可用三唑类杀菌剂和抗生素型杀菌剂进行处理,以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对于大的剪锯口,务必使用油漆涂抹或用塑料布包扎。
3.3 化学防治
(1)伤口消毒。刮除主干及枝条上的病斑,深度可达木质部,刮掉的树皮要带出园外烧毁,用0.1% HgCl2涂刷伤口,杀死病菌。刮皮后,用抗菌剂401 400~500倍液+0.1%平平加涂刷伤口,或用杀菌剂甲基托布津或10%碱水涂刷伤口。
(2)农药喷洒。采取“两喷两刷”的措施,使用苯醚甲环唑,可有效降低腐烂病的发生程度,如在银杏萌芽前或落叶后,全园喷洒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6—7月,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涂抹大干和大枝。如果发现腐烂病斑,应及时刮除,直至树皮出现黄绿色,后用5%己唑醇微乳剂300倍液涂抹。此外,可通过寡雄腐霉对致病真菌的寄生和抗生作用,抑制病菌的萌发和生长,从而达到对致病真菌的预防和治疗。
(3)树干涂白。进入秋、冬季后,在树干刷上涂白剂,利用石灰的白色反光作用,减少树干对太阳热能的吸收,缩小昼夜温差,起到保护皮层,防止日灼、冻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