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在华东、华北、东北及西南等地均有栽培,尤以山东、河北两省较多。其中以安徽太和县生产的太和香椿最为著名,据传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近几年山东和河南等地利用大棚等保护地密植栽培法生产香椿,提高了产量,延长了供应期,但数量太少,供不应求。香椿作为一种出口创汇、经济价值很高的高档名贵蔬菜,正愈来愈受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香椿同时也是石山绿化的优良树种。本文对香椿繁殖方式,栽培技术作简单概述,以供生产时。
果实的采摘与处理
香椿树幼树不能开花结籽,当树龄达7~8a时开始开花结果。适龄香椿树要采收种子时,当年不能采摘椿芽,若采摘过顶芽,续发的侧芽就不能开花结果。
香椿果实为蒴果,11月下旬,当香椿果实由青绿色变为黄褐色,进而再变为棕褐色或深褐色,蒴果先端纵向开裂后,才表明果实种子已达充分成熟期,是最佳采种期。具体采种方法为:用铁丝绕成一个圆圈,再在圆圈上缝上一个布袋兜(似捕虫网),再将布袋兜缚在竹竿上,采种时举起竹竿将布兜儿套在果实串上左右摇动,种子即可从开裂的蒴果中落入布袋内。这样采集的种子饱满,已充分成熟,千粒重在16g以上,其发芽率高达95%~99%。香椿蒴果开裂后遇雾或雨,空气湿度相对增大时,又收缩闭合,种子并非开裂后即行飞散。在翌年早春种子飞散后,遇雨蒴果开裂的五瓣仍又闭合。另外,香椿种子的成熟期随着不同的地理环境而不同:海拔低的地区先成熟,海拔高的地区后成熟;阳坡成熟早于阴坡、半阴坡。
香椿采种要适时,采收过早种子未成熟,播种后出苗率较低;采收过晚,种皮开裂,种子散失。当果皮颜色由绿变黄尚未开裂时,内部种胚已经成熟,应及时采收。果实和种子均不能曝晒,膜质翅也不能摘除,否则会严重影响种子发芽率。收后晾干,果皮开裂后种子自行脱落,经去杂后方可贮藏备用。
香椿种子粒小、含脂肪多、寿命短,刚采收的新种子发芽率可达95%以上,常温下贮藏,其发芽率半年后急剧下降到40%~50%,1a后几乎全部丧失发芽能力。
种子的贮存宜装在麻布袋内挂于通风干操处,严禁用塑料袋装存。也可以以两倍于种子量的细砂与种子混和装入缸或罐中,置于1~5℃下贮藏,以使种子安全越冬。
整地、作床
首先是选择好苗圃地。香椿为典型的深根性树种,主根性明显,根系发达,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格,一般酸性土、中性土、钙质土、含盐量0.2%以下的土壤都能生长。但是香椿对土质肥力却有一定要求,土壤要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土壤质地最好是沙壤土,质地过粘的水稻土、黄黏土需要改良后才能使用。土壤疏松肥沃,香椿根系发达、扎根较深,长势较好。土壤pH以5.6~8.6较为适宜。
为了培育优质壮苗,播种之前要做到细致整地,为苗木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要做到整平、整细、整碎。播种之前还要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也可施一些磷钾肥或复合肥。根据经验,一般饼肥每公顷施1500~2250kg,腐熟鸡粪或猪粪每公顷1120~1870kg,若施用尿素或其它无机肥料,每公顷不要超过110kg。
苗床宜作高床,以增加土层厚度,利于根系吸收。床面的高度一般为15~20cm,床面宽度不超过1m,步道宽30~40cm,苗床长度依地形条件而定。
繁殖方式
香椿可用有性和无性两种方法繁殖,包括种子繁殖、分株繁殖、扦插繁殖和组培快繁等。
种子繁殖
过去采用分株繁殖,产苗量低,只适于零散栽培;而种子繁殖能提供大批量的苗木,可以适应香椿集约栽培和大发展的需要。香椿种子发芽能力约为0.5a左右,0.5a以上的种子几乎不发芽。因此,要选用当年采集的新鲜蒴果,风干搓碎,风选去杂。种子繁殖的要点是:选好苗圃地;细致浸种催芽;适时播种,防寒防旱;低床条播,滋润沟底;分期及时施肥;科学用水,度过春旱;及早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浸种催芽:香椿播种每公顷需种量为371kg,播种前按种子和水1∶3的比例在20~30℃的温水中浸泡1昼夜捞出后用清水淘洗干净,装在底部不积水的泥盆中,上盖2层纱布,置温暖避光处催芽,温度控制在20~25℃,种子厚度不得超过3cm,或者用浸过水的旧麻袋包裹催芽。当30%的种子裂嘴冒白芽尖时,与细沙或细土掺拌均匀播入条沟。
适时播种:香椿适播期一般为3月底4月初。适时早播,加之精心管理,春季育苗秋季便可带叶移栽。播种行距40cm为宜,每公顷18~30万株,播种条沟深度以4cm为宜,播后覆土2~3cm。
分株繁殖
又称分蘖或根蘖繁殖。是利用根蘖成苗的一种适合零星栽培的最常见的香椿繁殖方法。香椿具较强的萌蘖性,侧根分布在10cm的表土层,多呈水平生长,极易发生萌蘖,形成丛状植株。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发前,在母树周围开沟或挖穴,可促使根蘖萌发,当年秋或翌年春即可分株定植。
插根繁殖
插根育苗是利用香椿根系易形成不定芽的特性来繁殖苗木。这是一种易操作、投资少、成活率高、成苗快、应用广的育苗技术。其要点是:整地深翻施有机肥,保持育苗地土壤疏松、湿润;选择健壮、丰产大树或苗圃地壮苗,挖取粗0.5~1.0cm的根,截成15~20cm小段作插穗,随采随插,覆土厚2~3cm;幼苗高10cm时选1个壮芽定苗;苗期喷施尿素2~3次,进入9月再喷施磷肥和钾肥2~3次,促使苗木木质化;雨季要及时排水、松土;刚扦插的种根不要浇水,以防止腐烂。
插条繁殖
分软枝扦插和硬枝扦插2种。软枝扦插的关键在于插穗组织的充实程度。全木质化的枝条生根较难或生根迟缓;枝条太嫩,插后易腐烂。半木质化或多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插穗成活率高。以根基或干茎上的萌芽枝作插穗,比树冠上的枝条更易于生根成活。具体方法是:6月下旬至7月初,选主干上离地面20cm、已进入木质化的树枝,剪成20cm或10~15cm的小段,下端削成斜口,插穗上部保留1~2片复叶基部的2对小叶,其余叶片均剪除。插条剪口蘸500mg/L的NAA或维生素D12液,按40cm×40cm密度插入疏松肥沃湿润的土壤中,畦上搭小拱棚,保持85%~90%的相对湿度和20~30℃的温度,50d左右生根。硬枝扦插于初冬香椿落叶后,选1~2年生枝条,剪成15~20cm段,上口剪平,剪口距最上一个芽1.5cm左右,下端为斜口。将插穗捆成捆埋沙坑中过冬,翌春取出,插穗下端在NAA500mg/L液中浸2~4h,洗净后插入床内铺纯沙的阳畦插床,插后盖地膜,畦上搭小拱棚,保持25℃左右的温度和85%以上的相对湿度。经一系列的管理,当年或翌年可出圃定植。
组培快繁
香椿的组培快繁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覃兰英等报道了用幼年香椿实生苗茎段在基本培养基MS附加IAA和BA上培养,接种2~3周基部长出芽丛,4~5周后可大量繁殖,2~3周继代1次。杨其光等取太和香椿成年树的1年生休眠条,经冷藏和BA0.1mg/L水溶液催芽,将芽接种在附加BA的木本植物培养基WPM上,在25~27℃下培养,可获得丛状萌芽,切取微枝条,扦插在含有NAA或IBA的WPM中,生根率可达90%;试管苗经移栽、炼苗,在温室自然光下生长良好。1989年以来,河北林学院康明等,采集不同地区成年大树上的枝条作为不同种源的试验材料,建立了芽增殖、壮苗、生根及小苗移栽等一整套方法,很适合原始材料稀少的香椿优良品种的组培快繁。
苗期管理
苗木生长的好坏,苗期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苗期管理包括水肥管理、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浇水、施肥是苗木生长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措施。7~8月间,苗木正值生长高峰期,但天气炎热,土壤温度很高,苗木木质化程度低,抗逆性差,因此苗木易发生日灼,预防的方法是根据天气情况,按照量少多次的原则,及时给土壤浇水,以减低土壤温度。一般可每隔2~3d浇1次水。还可以用草类置于行间,能降低地表温度8~10℃,同时还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维持土壤含水量,效果较好。也可为苗木搭设荫棚,降低土壤温度。遮荫透光度的大小和遮荫时间长短,对苗木质量都有密切关系。为保证苗木正常生长,透光度宜大,一般的透光度应在50%~60%,不应小于50%。遮荫时间宜短,原则上从地温较高会使幼苗受害时开始遮荫,高温季节过后,不会发生日灼就应该及时撤棚,否则不仅会严重降低苗木当年生长量,而且会使苗木的抗寒性减弱。有条件的地方,可搭设活动荫棚,每天上午10时开始遮荫,下午4~5时打开荫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