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几种气害类型
氨气中毒:大棚内施入未经腐熟的畜粪猪栏粪、饼肥或过多的尿素、碳铵等肥料,在发酵分解中会产生大量的氨气,当氨的浓度大于5ppm时,氨气会从叶片气孔侵入细胞,破坏叶绿素,使受害叶端产生水渍状斑,叶缘变黄变褐,进而叶片干枯。氨害多发生在植株外侧的叶片上,新叶受害尤为严重。
亚硝酸气体中毒:棚内施用过多硝酸铵阻碍了土壤硝化作用,使亚硝酸气大量积累,浓度达到2ppm时,植株即出现中毒症状。常发生在植株中部叶片上,受害叶片发生不规则的绿白色斑点,浓度过高时整株死亡。
二氧化硫中毒:加温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一般从叶子背面气孔侵人,破坏叶绿体组织脱水,受害部分形成白斑、干枯;严重时整株叶子变成绿色网状,叶脉也很快干枯变褐色。
一氧化碳中毒:大棚采用煤火加热时,因燃烧不彻底或通风不畅而产生大量有害的一氧化碳,当浓度达到2--3ppm时,对一些草本花卉危害更为严重。受害叶片开始退色,使叶表面叶脉组织先变成水渍状,再变白变黄,*后变成不规则的坏死病斑。
亚硫酸中毒:棚内大量施用硫酸铵、硫酸钾及未腐熟的饼肥,分解产生二氧化硫气体,该气体遇上水珠会形成亚硫酸,直接破坏叶片中的叶绿素。中毒叶片气孔附近的细胞坏死后,呈圆形或菱形白色“烟斑”,逐渐枯萎脱落。
薄膜毒气中毒:以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或正丁酯作为增塑剂的塑料薄膜,高温下易挥发出乙烯、丙烷、三氯丙烷、四戎烯醇等有毒有害气体,当积累到一定浓度时,会使一些花卉中毒,使叶片失绿黄化、变白干枯、皱缩。
常见气害的综合防治
合理施肥:大棚温室花卉施肥要以优质土杂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尽量少施氮肥。氨肥的施入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不施饼肥和人粪尿,尤其不要施含氯和硫化物的化肥。需要施肥时,应严格按照“少量多次”的追肥原则进行。大棚用于育苗的,只要苗子生长正常,可不追肥,苗子长势弱的,冬季应选择晴天上午11时进行叶面喷肥,春季在通风后喷肥。
及时通风换气:在不影响温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通风换气的时间,以排出有毒有害气体和吸入新鲜空气,使棚内的气体成分接近棚外的气体成分。冬天一般上午8--9时开门通气。春季随气温的回升,通风时间逐渐延长,尤其在中午不要忘记开门通风,阴天尽量在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通风,即使雨雪天,也要在中午进行短时间通风换气,以尽量减少棚内有毒有害气体和降低空气湿度。
精心管理,减少毒源:大棚采取煤火加温时,应特别注意让燃料充分燃烧,并在火炉上安装烟囱,将有害气体导出棚外,同时注意通风换气,防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造成危害。
选用无毒塑料薄膜:尽量不使用加入增塑剂或稳定剂的有毒塑料薄膜,可选用乙烯合成树脂塑料薄膜,以减少毒源,防止危害。
芦荟采收技巧
新农在线
种植一年左右的芦荟就可采收。一般从植株下部开始采取成熟叶片,采收时可先在叶片下部叶鞘处轻划一刀,然后顺势剥下,这样,既不伤芦荟植株,又可保持叶片完整。生长良好的“上农大叶芦荟”,一年后就可长达80—90厘米,宽15厘米,单片叶子700克左右,每公顷土地*可采30吨以上,每年可采4—5次。
采下的叶片可放在塑料筐或纸板箱中。装箱(筐)时应注意勿使芦荟叶边缘齿互相刺伤叶片,造成叶汁外流和叶片出伤斑。为了避免叶边缘齿互相刺伤,装箱(筐)时可将芦荟叶片分层排列整齐,在各层之间放隔层的稻草或铺上旧报纸,每箱(筐)也不宜装得太多,以免叶片互相挤压损伤。芦荟叶片压伤后,会流出汁液,在空气中氧化成红黑色,不仅影响外观,也增加工厂加工处理的困难。在采收、包装和运输过程中都要十分细致认真。如发现有个别损坏的芦荟叶片,应及时挑出,以免扩散损坏其它的叶片。同时各箱(筐)堆码装车时也不能互相挤压,避免压坏芦荟叶片。
采收时间不拘季节,全年可采。一般可在早晨进行采收,尽可能于当天将新鲜芦荟叶片送工厂加工,这对提高芦荟产品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采收后的剩余部分可按扦插繁殖方法换盆或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