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症状:在落叶松上,起初针叶上出现短段淡绿斑,病斑渐变淡黄绿色,并有肿起的小疱。叶斑下表面长出黄色粉堆。严重时针叶死亡。在杨树叶片背面出生淡绿色小斑点,很快便出现桔黄色小疱,疱破后散出黄粉。秋初于叶正面出现多角形的锈红色斑,有时锈斑连结成片。病害一般是由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蔓延。
(三)发展规律:早春,先年杨树病落叶上的冬孢子遇水或潮气萌发,产生担孢子,并由气流传播到落叶松上,芽管由气孔侵入。经7—8天潜育后,在叶背面产生黄色锈孢子堆。锈孢子不侵染落叶松,由气流传播到转主寄生杨树叶上萌发,由气孔侵入叶内,经7—14天在叶正面产生黄绿色斑点,然后在叶背面形成黄色夏孢子堆。到8月末以后,杨树病叶上便形成冬孢子堆,病叶落地越冬。
(四)防治措施:1、不要营造落叶松与杨树的混交林,至少不要造同龄的混交林;2、苗圃内在4月末用波尔多液喷洒落叶松幼苗。夏季用波尔多液喷洒杨树苗。常用的喷洒药剂还有:0.3的石硫合剂,65%可湿性代森锌液(500倍),敌锈钠200倍液等。国外用2-垫苯酰替苯胺防治此病,效果良好;3、防止苗木生长过密或徒长,提高抗病力;4、选育抗病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