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成虫黄褐色,前翅深棕色,中室和后缘各有1黑色斑,后翅黄褐色,后缘有长毛,卵浅黄色,圆形,幼虫体长30毫米左右,头部红棕色,体背有成排矩形斑,体侧有毛片,蛹棕色。
生活习性
在广东等地1年发生约5至6代,在北方地区1年发生3至4代。以幼虫在大温棚、温室盆栽花卉的盆土中越冬。翌年温度、湿度适宜时幼虫爬在花卉上为害,一般蛀食皮层,有时也蛀入木质部表皮,少数幼虫从伤口蛀入髓部,将植株食成空心。幼虫约有7龄,幼虫期1个多月,老熟幼虫夏季多在木桩上部,秋季多在土中结茧化蛹,蛹期约15天。成虫有补充营养习性。卵散产或集中成块状,卵期约4天。初孵幼虫吐丝下垂,即钻蛀皮层为害,尤其以3年以上的巴西铁木桩受害*严重。
防治方法
①加强检疫。必须认识此虫危害性,加强花木交流流和调运的检疫管理,严禁把带虫的巴西铁木桩扩大蔓延,发现虫害木桩应及时烧毁。
②消灭虫源。必须加强大温棚、温室盆栽巴西铁换土工作,发现盆土中的越冬幼虫、蛹,应及时喷药消灭,以防止其繁殖与发育。
③药剂防治。掌握各代虫卵的孵化期,其间喷药1至2次,可用20%喹硫磷乳油1500倍,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喷洒茎杆。夏季发现虫害应及时喷药防治。秋冬季至开春前用20%喹硫磷乳油1500倍、50%辛硫磷乳油1000倍、50%杀螟松乳油1000倍、80%敌敌畏乳油1000倍、80%敌百虫800倍、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每7天喷1次,连续喷洒茎杆2至3次,或用75%辛硫磷乳油1500倍、40%甲基异柳磷乳剂1000倍液灌入盆中,也可用50%西维因粉剂1∶200倍混土,撒在花盆表土内,每隔15天施1次,连续2至3次,可杀死越冬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