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不只是重要的中药材,也是集观花赏果于一体的园林绿化资料。
生态习性
山茱萸高5米至10米,叶对生,卵状椭圆形,先花后叶,花期3月至4月,果期9月至10月。
山茱萸在华北地区种植应选择背风向阳处,喜疏松、深厚、透水性好的砂壤土,粘土中生长不良,喜湿怕涝,积水处易死亡。
水肥管理
山茱萸喜湿润,干旱可导致植株生长缓慢,落花落果。栽植第一年除浇好头三水外,从开花到落叶可每月浇一次水,夏季少浇或不浇水,雨后防止水大烂根。秋末应浇足浇透防冻水。总的原则是土壤坚持湿润而不积水。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每次浇水后及时松土,二是浇水要掌握好量,干旱期及生长旺盛期浇水量应充足,入秋后应当适当控制水量,以植株不萎蔫为宜。
山茱萸喜肥,栽植时可施入适量腐熟发酵的牛马粪作基肥,五六月施些氮磷钾复合肥,秋末或初冬结合冻水施芝麻酱渣或烘干鸡粪。翌年春萌芽时追施一次尿素,7月中旬追施磷钾复合肥,秋末再施些牛马粪或腐叶肥。第三年及以后春天追施氮肥,秋末施用圈肥即可。如植株长势不旺,可叶面施肥,春季或初夏喷施0.5%尿素溶液,夏季或初秋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每次间隔7天,不可超越3次。
修剪整形
单干式山茱萸以自然开心形为好,丛生状山茱萸以圆头形为好。栽植时根据苗子树形进行修剪,以疏枝为主,辅以短截,目的调整株形,减少蒸腾量,提高成活率。定植成活后以坚持基本树形为主,重点对过密枝、下垂枝、交叉枝、内膛枝、病虫枝进行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