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是常绿乔木,传统的繁育方式以播种繁育为主,由此培育的苗木参差不齐,育苗成本高,分化明显。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杉木组培研究,克服了杉木传统育苗的劣势,为杉木育苗方式的革新奠定了基础。但目前在杉木组培苗移栽方面存在一些管理与技术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杉木组培苗的安全生产。笔者针对此现状,对杉木组培苗的移栽管理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总结出较适宜的杉木组培苗移栽管理模式,为优良杉木组培苗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1移植圃地选择 1.1圃地选择 移植圃地应选择交通方便、背风、日照较短、水源充足洁净,排水良好,以阴坡、半阴坡为好。
1.2圃地准备清理 应提前清除圃地内及四周杂草及废弃物,集中烧毁,装袋前应先施适量的呋喃丹或其他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同时撒施生石灰150kg/667m2或用5%福尔马林或用0.5%高锰酸钾进行圃地病菌防治。
2基质配制及装袋 基质宜选择有良好的保水、保肥性能,利于排水、透气,适于苗木生长的酸碱度(pH4.5~6.5)不能带有病菌。~般选择红心土或黄心土。基质配制,可按红心土加5kg/m3钙镁磷,肥料应搅拌均匀方可装袋。基质装袋一般按苗畦宽1.0m,走道宽0.4—0.5m规格摆放好,营养袋规格为8cm×11cm。移植前1-2d用5%0高锰酸钾进行基质消毒,并淋水至基质湿润。
3移栽过程 组培苗在长到2—3cm高时可出瓶移栽。将杉木瓶苗取出,经消毒后,置于清水中漂洗,洗去根部的培养基,此过程一定要小心,不要碰断幼嫩植株,洗净后即可栽入容器中。 3.1苗木移栽前处理 把待移植的瓶苗取出放入装有清水的大盆中,然后把苗基(根)部的培养基漂洗干净。洗好的瓶苗,应根据是否生根分别整齐地排放在带有湿毛巾的塑料筛中,并做好保湿工作,以免苗木失水受伤。无根苗愈伤组织大于0.4cm,或愈伤组织发黑、坏死的应对愈伤组织进行部分切除处理;愈伤组织较小无发黑、坏死的不必切除。移植前应把装有苗木的塑料筛放入0.5%o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2min,对瓶苗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后应用清水漂洗。消毒处理后的有根苗可以直接移栽,无根苗应先用生根剂处理后再移栽,把装有无根苗的塑料筛放人ABT1号100mg/kg溶液中浸泡1~2min即可。 3.2杉木组培苗移植 瓶苗移植时,应根据苗木大小、优劣、根系情况进行分级分别移栽,以便今后管理,移植时营养基质应保持湿润且疏松。移栽时应根据苗木长短适当深栽,移栽深度为1—2cm左右,因为适当深栽,可以减少萌蘖。移植前应做好准备工作,移植人员应相对集中,并用喷雾器及时对移植好的苗木喷雾保湿,以免苗木失水萎蔫,影响苗木移植成活率,移苗最好选择在早、晚或阴天进行。气温高、光照强的天气应做好遮阴工作。瓶苗移植后,应即时浇上0.1%多菌灵溶液作为定根水,并盖上薄膜及70%黑色遮阳网。
4杉木组培苗苗期管理 4.1水分 刚移植的组培苗对水分较为敏感,因此,应保持苗床营养袋基质湿润,还未生根、成活前,拱棚内空气湿度应保持在75%~85%。 4.2温度 温度不仅影响试管苗移植后生长速度,还影响杉木组培苗移栽生根率、成活率。温度过低时无根苗生根时间较长,苗木生长速度慢;温度过高时,容易引起未成活(特别是未生根)的苗木枯死。因此,苗圃的温度应保持在18—35℃范围内。遇到连续低温气候,应加盖塑料薄膜保温,并适当延长薄膜覆盖时间,以保证苗木生长所需温度,温度高于35℃时应及时降温,特别是苗木未生根前。 4.3光照 杉木组培容器育苗应多在遮阴条件下进行,一般要采用散射光,避免阳光直射而造成伤苗,可用70%黑色遮阳网,挡住直射光,有利于提高移植苗生根、生长。成活后随着生长逐渐增加光照,到了生长后期要全光照、以促进苗木的木质化程度,提高苗木造林成活率。 4.4肥分管理 肥分管理应遵循先稀后浓、薄施勤施的原则,苗木生根前(或成活前)每10d可结合喷杀菌剂进行根外追肥1次,生根后根据苗的长势每15d施肥1次。选择适合的肥料有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钾、进口复合肥、过钙、磷酸二铵(六国牌)。科学掌握肥料N、P、K配比及喷淋浓度,苗木刚生根、成活前期选用高磷混合肥料(1N:5P:1K),苗木快速生长期施高N肥料(1N:1P:1K),苗木封顶时施无N高K肥料(0N:1P:1K)、尿素一般不超0.5%、复合肥0.1%-1%,过钙1%-3%,营养液0.1-1%,高乐0.1%-0.3%。
喷肥或施肥应选择傍晚进行,施尿素或复合肥、二铵后应即时用清水把残留在叶片中上的肥分洗净,以免引起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