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锯掉应截枝干,锯时不要过于靠近主干,为下步留有雕凿余地,然后适度凿去其棱角,最后用电动工具雕凿。雕凿时,要根据树干的变化而雕凿,线条不要太硬,要流畅:二是深度要适度,要时刻观察树干夹层的变化,充分利用其夹层,不要破坏夹层树皮,尽显其自然腐面:三是面积较大的截枝,应首先观察树桩上原始风化后的形态,雕凿部位的形态应与之相仿;四是根据术纹确定磨头,打磨时要顺术纹方向,为避免表面起毛,要随时调整磨头方向,并掌握好力度;五是清洁雕凿部位,涂刷石硫合剂。
二、处理树桩原始腐面:
树桩采挖回来后,都存在些原始腐朽的部分,深部已白骨化,而表层仍有腐层,甚至还有白蚁窝穴。在雕凿疤节时一定要同时对此腐层进行清理,清理时,首先选用合适的磨头,顺沟槽方向打磨,打磨时用力要适度.根据手感和实践经验,逐清除腐块、白蚁窝穴,使之露出白骨化部分。腐块清除后,用尼龙刷清扫腐质,然后涂上石硫合剂。
三、枯干枯枝的处理:
对节白蜡桩有的存在一些枯干枯枝,生得较美。如果部位较好,可留作舍利干或神枝。在处理舍利干、神枝时.首先要作腐层清理,选择好适当的磨头轻轻打磨,显现其原貌:二是细心观察台利干原貌走向、线条变化是否有美感,如发现其干、枝太直,应用丝雕手工工具,按松柏丝雕方法处理,然后再行磨光。但原则是通过丝雕处理,让这些枝干回归自然,尽力减少人工痕迹,最后涂刷石硫合剂。
四、雕凿时的注意事项:
一是对节白蜡术质较硬,特别是枯干,坚硬无比,在雕凿中一般使用吲底刀,雕凿时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二是在雕凿前,要仔细观察,设计预期达到的效果,雕凿中要因树造形,巧妙利用夹层,美的东两尽力保存,切忌刮凿乱削;三是把握雕凿标准。什么是雕凿标准,我认为一棵树桩,它原始遗留下来的白骨化形态就是该树桩盆景疤痕、腐干雕凿的标准。新雕凿的形态要与此相吻合,达到美的统一:四是要正确涂刷石硫合剂。
树桩盆景雕凿完成,要特木质稍干后涂刷第遍石硫合剂,以后每月涂刷一次,约涂3次,雕凿部位即成白骨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