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与寄主的寄生关系。园林苗木病害流行的三要素要求以下三方同时存在,才可导致病害流行。三要素:病原、寄主、环境条件。
真菌的生活史(life cycle)是指真菌孢子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典型的生活史包括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真菌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就进行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这是它的无性阶段(imperfect stage),又称无性态(anamorph)。在适宜的条件下,真菌无性繁殖阶段在它的生活史中往往可以独立地多次重复循环,而且完成一次无性循环所需的时间较短,产生的无性孢子数量大,对植物病害的传播、蔓延作用很大。例如,马铃薯晚疫病菌在温度偏低(15—1813)、高湿条件下,游动孢子侵入感病的马铃薯叶片后3--4d,就可以在病魔表面产生大量的游动孢子囊,并释放游动孢子,完成这样一个无性循环只需3--4d的时间。新产生的游动孢子经传播可以继续侵染马铃薯,并产生新的游动孢子。在马铃薯的一个生长季节,这种无性循环可以重复进行多次,使病害迅速传播。在营养生长后期、寄主植物休闲期或缺乏养分、温度不适宜的情况下,真菌转入有性生殖产生有性孢子,这就是它的有性阶段(perfect stage),又称有性态(teleomorph),在整个生活史中往往只出现一次。植物病原真菌的有性孢子多半是在侵染后期或经过休眠后才产生的,有助于病菌度过不良环境,成为翌年病害的初侵染来源。
真菌侵染部位在潮湿的条件下都有菌丝和孢子产生,产生出白色棉絮状物、丝状物,不同颜色的粉状物,雾状物或颗粒状物。这是判断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
植物坏死:这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表现为局部细胞和组织的死亡;如棉花苗期炭疽病、立枯病都造成叶片或根部坏死而出现死苗。小麦根腐病、纹枯病造成根部或根部叶鞘坏死,小麦白粉病、锈病(又叫黄疸)造成叶片坏死,赤霉病则造成穗部坏死等。
苗木根部腐烂:是在细胞或组织坏死的同时伴随着组织结构的破坏,如茄子绵疫病、地瓜软腐病、西葫芦灰霉病等。其症状都是腐烂。
苗木枝叶萎蔫:由于受到病原体的侵染造成根部坏死或造成植株维管束堵塞而阻止水分的向上运输,使苗木缺水而引起植株萎蔫,这种萎蔫往往经过几次反复而使植株死亡,而有的症状轻微的则可缓和。如棉花、茄子的枯萎病、玉米的青枯病等。真菌病害造成的症状主要有以上这三种。
其他真菌病害发生之后,除了以上这些症状之外,通常还出现其特定的病症,也即病原物在病部组织上的特殊表现。如黑色小颗粒、轮纹状霉层、絮状物等。如小麦黑穗病、玉米黑粉病都是在穗上出现粉粒,即病原菌的孢子。小麦白粉病在小麦叶片上出现白色的霉层,小麦锈病则在小麦叶片上出现红锈色的突起,也就是病菌的孢子堆。茄子绵疫病则是在茄果表面出现棉絮状的丝状物(并伴随着茄果软腐),这是病原菌的菌丝体。
防治措施:用杀菌剂进行拌种。清洁田园及时将病叶、病果清出园外,深埋或烧毁。轮作换茬,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大棚或保护地加强通风,膜下浇小水,禁止漫灌,降低湿度。利用药剂代森锰锌、多菌灵、百菌清等防治,有一定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