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特点
成虫、若虫吸食叶、芽和嫩枝梢的汁液,被害初期叶面出现黄白色斑点,后渐扩大成片,严重时全叶变为苍白色提早脱落。
生活习性
华北、西北1年发生4~6代,浙江9~11代,广东12~13代。以成虫在落叶、杂草丛中、树皮缝、低矮绿色地被物中越冬。翌春当气温高于10℃,桃、李、杏发芽后出蛰,飞到植株上刺吸汁液,经补充营养后交尾产卵。卵多产于新梢、叶柄或叶背主脉里。全年分别在5~6月间和8~9月或10~11月间发生2个高峰,南北各地不同。成虫连续孕卵,分批产卵,故越冬代成虫产卵期长达30天,世代重叠现象明显。若虫共5龄。成、若虫喜白天活动,均在叶背刺吸汁液或栖息。成虫无趋光性,善跳,可借风力扩散,旬均气温15~25℃适其生长发育,28℃以上或遇连阴雨、暴风雨天气虫口密度下降。若虫3龄长出翅芽后,喜爬善跳,有横走习性。
防治方法
(1)于春季成虫出蛰前刮除寄主枝干翘皮,清除其周围杂草、落叶枯枝,减少越冬虫源。
(2)在第1次发生高峰出现前喷药防治,可选用20%叶蝉散乳油800倍液、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害扑威乳油4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20%菊?马乳油2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3500~4000倍液、2.5%功夫乳油3500~4000倍液等。视虫情喷药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