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特点
初孵幼贝仅食叶肉,留下表皮,稍大后用齿舌刮食叶、茎造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将幼苗咬断,造成缺苗。蜗牛斧足腺体能分泌黏液,凡爬过的叶、茎、干上留有带状、银灰色发亮痕迹。
形态特征
体长2cm左右,爬行时2.5cm左右。头部和体前段背部淡灰黄色,体后段灰白色。体表有较密的略隆起的灰白色斑块。头部发达,头上有2对触角,前1对长1mm左右,颜色与体色相同或淡灰黑色,后1对长4mm左右,灰黑色。眼生在后触角顶端,黑色。触角能伸缩,眼也能缩入体内。口位于头部腹面,具有触唇。足在身体腹面,面宽,适于爬行。体外有螺旋形硬壳,呈扁圆球形,壳高12mm,宽16mm,有5~6层螺层。壳质较硬,黄褐色或红褐色。螺旋部低矮,体螺层较宽大,周缘中部有1条褐色带。壳口马蹄形或卵行形,脐孔呈圆孔状。平时体藏在螺壳内,活动及觅食爬行时,从螺口钻出,将螺壳背伏于体背。
防治方法
(1)铲除保护地及其附近的杂草。
(2)傍晚在蜗牛常活动的地方,撒石生灰粉或茶枯粉等,毒杀成、幼贝。
(3)人工捕捉成、幼贝,或用杂草、树叶、菜叶等做成诱集堆,引诱蜗牛潜伏其中,再捕杀。
(4)将氨水用水稀释70~100倍,夜间喷洒,可毒杀蜗牛兼施肥。
(5)药剂毒杀。可选用90%敌百虫原药1000倍液、20%菊杀乳油1200倍液;撒施6%密达(四聚乙醛)颗粒剂,用量7~10kg/平方公里并混沙土150kg;20%蜗牛敌(四聚乙醛)1∶磨碎豆饼或玉米粉20,配成毒饵,于傍晚撒入发生地进行诱杀;喷洒20%蜗牛敌液剂等,每15天喷1次,连喷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