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虫体长20毫米左右,翅展40~50毫米,全体白色,有丝绢光泽。足的胫节和附节有黑白相间的环纹。卵灰白色,馒头形,成块状堆集,外面覆盖白色(泡沫状)胶状物。幼虫老幼虫体长50毫米左右,背部灰黑色,混有黄色。背线褐色,两侧黑褐色。身体各节具有瘤状突起,上簇生黄白色长毛。蛹黑褐色,体长20毫米左右,上生有淡黄色细毛。
北京地区一年2代,为害三次,以2龄幼虫在树皮裂缝里作薄茧过冬。次年4月中旬(杨、柳树刚展叶)开始活动为害,啃食叶肉,留下叶脉,叶片上出现零星白点。白天藏在树皮缝里,夜间为害。 5月中旬幼虫体长10毫米左右时,白天幼虫则多爬到树洞里、附近建筑物缝隙处、树下各种物体底下等处躲藏,夜间上树为害,一般先从树冠下部内膛为害,把树叶咬成窟窿或缺刻,以至仅剩下叶柄。
6月中旬幼虫老熟,在树皮缝、树洞、建筑物缝及砖石底下等处化蛹。6月底成虫羽化,喜灯光,白天不善活动,产卵在叶或枝干上。7月初第l代幼虫孵化为害,9月中旬第2代幼虫孵化为害。
9月底幼虫钻入树皮缝处作薄茧过冬。
1、2代卵期分别为10天、12天,幼虫期分别为35天、240天;蛹期越冬代为8天、第1代为10天。
检查方法:幼虫初发生为害主要是检查叶片(特别是贴近树干或大枝的叶片)上出现被啃有灰白色透明小网点,加杨树一般平均叶片被害率不超过10%(或每100片叶不超过2头虫或卵)时一般不影响树木生长、观赏和绿化功能。
防治方法如下:
于低龄幼虫期喷8000倍的20%灭幼脲1号胶悬剂,或于较高龄幼虫期喷400~500倍的每毫升含孢子100亿以上的Bt乳剂。除树上有较大的洞、树干上部与建筑等相接靠的树木外,一般中、幼龄树可在干上喷或涂30厘米宽的20倍的80%敌敌畏药环,或撒涂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药环,毒杀上、下树的毛虫。潜所诱杀,在树干上松松地围捆报纸或紧贴树干基部放些物体诱杀毛虫。
在树木附近树上、建筑物上、砖石底下等处,捕杀幼虫、蛹、成虫、卵块。用黑光灯诱杀成虫。保护或利用广大腿蜂、伞裙追寄蝇等天敌。必要时,于初为害期喷1200~1500倍的50%辛硫磷乳油,或2000倍的20%菊杀乳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