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肉为橙黄色粘质的假种皮,以两层液囊形式包裹种子,种子极多,黑色或黑褐色。果实成熟自然脱落。不同品系果汁含量差别较大,在20%~40%左右。 1.2生长结果习性 除冬季短暂低温期外,几乎周年可生长。一般春植实生苗7月可开花结果,当年就有一定产量。花芽属当年分化型,一边抽梢,一边分化,从花芽分化到开花仅30d左右。紫果种开花期在11月至第二年5月,黄果种在5~10月,杂交种在两者之间。每日开花时间紫果种在上午6~12时,黄果种在中午12时至傍晚,杂交种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
果实发育增大经历的时间很短,开花后约18d果实就长到最大,以后集中于种子和假皮的发育。果实发育到成熟因季节不同需要的时间有区别,一般6、7月开花须50~60d成熟,8月70~90d,10月中旬后要125d。枝蔓上的开花部位称为“成花段”,一般连续结果2~3个,间隔3节后又再开始新的成花段。 1.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3.1温度。要求年平均气温在18℃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应高于8℃。夏秋季果实发育速度快,香气浓,冬季果实发育期要长一倍以上,且味酸,香气差。生长季节,低温(日温15℃以下)抑制营养生长,高温(日温25℃以上)尤其在低光照下,抑制花芽分化。 1.3.2水分。要求降水均匀,多雨会造成茎基部肿大、松裂,叶片极易脱落。土壤及空气湿度过大则增加茎基腐病及叶、果病害的发生。
干旱抑制生长,花芽、开花数和花的质量降低,果实发育不良并脱落,严重时大量落叶。6.0为好。 2主要栽培品种 2.1紫果种。稍耐寒,长势较弱,茎、叶柄、卷须均呈绿色。果实球形或卵形,大小在4~9cm×3.5~7cm,果皮厚0.3~0.6cm,嫩时绿色,熟后紫黑色。果汁酸度低,香气浓,宜加工或鲜食。自然条件下可由昆虫传粉结果,但产量低(6t/hm2以下),对凋萎病和病毒病敏感。在高纬度及高海拔地区栽培较多。 2.2黄果种。生长旺盛,适应性强,耐寒性弱。茎、叶柄、卷须呈紫红色。果实长圆形或圆球形,大小在6~12cm×4~7cm,皮硬,厚0.3~1.0cm,嫩时绿色,熟时鲜黄色。
果汁含量高达35%~40%,酸度4.0%以上,适于加工。产量高(22.5~30t/hm2),耐旱性较强,耐湿性弱,抗凋萎病。在低纬度、低海拔高温高湿地区生长良好。自交不孕,须异株授粉才可结果,但目前也有一些能自然结果的黄果种品系。
2.3杂交种。紫果种与黄果种的杂交种。植物性状似紫果种,自然状态下可部分结果,抗病性和产量接近黄果种。开花、结果、出汁率均介于两个亲本之间。 3栽培要点 3.1育苗 3.1.1实生繁殖。选择丰产、优质的株、蔓上的充实大果采种。种子洗净后播于湿润的细沙中,两周可萌芽,苗高15cm即可定植。 3.1.2扦插繁殖。全年都可以扦插,一般黄果种于11月至第二年2月选取近先端6~12节充分成熟、无病虫害的枝蔓,剪成具1~3节、长约10cm、下切口在节位,上切口稍高于节、顶叶剪留1/3~2/3的插条。插时2/3入土,遮荫50%,保持土壤湿润和较高的空气湿度。约3周生根,扦插到出圃约3~4个月。 3.1.3嫁接繁殖。用黄果种作砧木,嫁接紫果种或杂交种。 3.2建园 深耕整地,把土壤pH调至5.5~6.5,按宽0.8m、深0.3~0.6m开穴,每穴施入秸秆、杂草、绿肥及土杂肥或腐熟有机肥10kg、复合肥0.6kg、石灰0.5kg。
底肥与泥土分层压入,一个月后将穴培成30cm高的土堆再定植。以9月至次年3月定植为好,一般每hm2可种植1000株,植后浇透水。
搭架。常见类型有:①单壁篱架,即在一排直立的柱子上拉一道或两道铁丝,柱高约2m,柱距6m,其间可栽两株;②T型篱架,与单壁篱架相似,只是每根柱子顶端安放一横臂,在臂两端拉两条铁丝。
3.3整形修剪 3.3.1整形。①单蔓整形:一株留一主蔓。当主蔓达铁丝后使其顺风生长,然后留一侧蔓,让其反向生长;②双蔓整形:一株留二主蔓,主蔓达铁丝后引向两个方向生长。
3.3.2修剪。采果后修剪,剪至副主蔓或三级蔓以上。休眠期或生长不活跃期不宜重剪。黄果种在12~2月进行,紫果种在8~9月进行。当枝蔓满架面后,剪除内部叶片及老化不结果枝,下垂枝回缩至距地面15cm处。对老、病树可重剪,所有二次枝均在靠主蔓20cm处短剪,以刺激新梢形成。
3.4人工授粉 黄果种要人工授粉,紫果种人工授粉能提高产量。方法是在花刚开时收集花药,再用毛笔沾花粉授在柱头上。
3.5施肥 花前肥,定植时施足基肥的在花前每月每株加施尿素或硝铵50g,基肥不足的每隔一个月增施复合肥70g,与尿素或硝铵交替施用;花后肥,开花后每4~6周施一次。植后第一年,花后肥每hm2年施氮400kg、磷15kg、钾75kg,分四次以复合肥(每次每株250g)与尿素(每次每株230g)交替施于行内距植株30cm处的60~90cm宽的带上。成年株每年每hm2增施氮800kg、磷30kg、钾150kg,同法分四次以复合肥(每次每株500g)与尿素(每次每株460g)交替施用。
3.6灌溉 平时保证土壤不发白,开花坐果期以土壤含水量接近田间最大持水量,但不渍水为好。以喷灌、滴灌为佳。行间最好生浅草或覆盖地膜,以保持土壤水分。忌与瓜类作物间种,以免感染上病毒病。 4病虫害及防治 4.1花叶病。受害叶片呈花叶状,带浅黄色斑,叶片皱缩,果缩小、畸形,果皮变厚变硬,果肉少或无,蚜虫传播,在冷凉干燥季节发病较多。防治:①培育无病毒苗木;②消灭传染媒介蚜虫,清除病叶、病株;③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抵抗力;④果园附近不种瓜类或茄果类蔬菜。
4.2疫病。真菌病害,小苗受害后,初期在茎、叶上出现水渍状病斑,病斑迅速扩大,导致叶片脱落或整株死亡。大田病株嫩梢变色枯死,叶片变棕褐色坏死,形成水渍状大斑,果实也形成灰绿色水渍状大斑,均极易脱落,病株主蔓可发展形成环绕枝蔓的褐色坏死圈或条状大斑,最后整株枯死,在高温潮湿天气,病部生稀疏的白霉。
防治:喷施30%氧氯化铜300倍液,每10~14d一次。
4.3茎基腐病。真菌病害,又称颈腐病。主茎基部软腐,植株慢性死亡。病部初水渍状,后发褐,逐渐向上扩展,可达30~50cm,其上茎叶多褪色枯死。病茎基潮湿时可生白霉状病原菌,茎干死后有时产生橙色的小粒。常与基部受伤有关。防治上注意加强植穴和果园排水,避免茎基部机械损伤。
4.4主要害虫。常见的有柑桔小实蝇、瓜实蝇危害果实;咖啡豹纹木蠹蛾钻蛀茎基部或主蔓;红蜡蚧危害主、侧蔓;绵蚧、柑桔粉蚧危害新梢及叶片;红蜘蛛危害叶片。
此外,还有蚜虫、蓟马等危害嫩梢,成为病毒病的传染媒介。
5采收及贮藏保鲜 鲜销可采摘已转色的成熟果,加工则需充分成熟自然脱落。西番莲采后容易失水变质,室温条件下7~10d果皮就失水皱缩,易受病菌侵染而腐烂。一般6.5℃、湿度85%~90%可贮藏4~5周。 自然成熟的紫果西番莲很难保鲜,可在开花后55~60d采收,在10℃放10d使其后熟,再用10%乙烯处理35h,然后在21℃中放48h,就可形成蔓熟特有的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