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疫病的症状:主要危害茎、叶、芽。茎部染病初生长条形水渍状溃疡斑,后变为长达数厘米的黑色斑,病斑中央黑色,向边缘颜色渐浅。近地面幼茎染病,整个枝条变黑枯死。病菌侵染根颈部时,出现颈腐。叶片染病多发生在下部叶片,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后变黑褐色,叶片垂萎。该病症状与灰霉病相近,但疫病以黑褐色为主,略呈皮革状,一般看不到霉层,而灰霉病呈灰褐色,长有灰色霉层。
牡丹疫病的发生规律:病菌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及菌丝体随病残体留在土中越冬,翌年牡丹生长期遇有大雨之后,就能出现一个侵染及发病高峰。连阴雨多降水量大的年份易发病,雨后高温或湿气滞留发病重。
牡丹疫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择高燥地块或起垄栽培,防止茎基部淹水,适度浇水,注意排灌结合;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收获后清除病残组织,减少来年菌源。
2、药剂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病穴用生石灰或43%甲醛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消毒。发病初期及时喷洒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