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地整地 桔梗为深根性植物,应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壤或沙质土壤。选好地后,每亩施堆肥2500公斤,加过磷酸钙20公斤,撒入地内,深翻25厘米以上,整平耙细,作成宽1.2-1.5米的畦。
二、适时播种 桔梗主要用种子繁殖,春播、秋播或冬播均可,一般亩用种子2公斤。需要注意的是:进行种子繁殖时必须使用当年新产的种子,因为新种子发芽快,发芽率高,长出的苗均匀、健壮,利于管理,而隔年的陈种子则发芽率低,有的甚至不能发芽,影响种植质量。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可在播前对种子进行处理:将种子置于50-60℃的温水中浸泡12小时,不断进行搅动,并加适量湿沙拌匀,堆放几天后再种,或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2小时,这样可明显提高发芽率。
三、播种方法 在生产上多采用条播: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8-21厘米开沟,深1-1.5厘米左右,为使种子播得均匀,可用2-3倍的细土或细沙拌匀播种,播后盖土0.5厘米。若采用比较先进的宽幅条播法,则开沟的宽度为10厘米,行距不改变,这种播法有很多好处,如管理简单、成品质量好等。若温度适宜15天左右即可出苗。
四、田间管理
1.合理密植。株距应在3-5厘米之间,过密,植株生长细弱,易遭病虫危害;过稀,会使桔梗产量降低。采用宽幅条播法的适当间苗,苗不拥挤即可,不必过多地去苗,是增产的关键。 4
2.中耕除草。由于桔梗前期生长缓慢,故应及时除草,一般除草三次,第一次在苗高7-10厘米时,一月之后进行第二次,再过一个月进行第三次,力争做到见草就除。定植地要先浇透水,待干湿适宜时立即浅松土一次,以免地面干裂透风,造成死苗,中耕宜在土壤干湿度适中时进行。封垄后可不再进行中耕除草。
3.追肥。苗期需追施稀薄人粪尿1-2次,以促进幼苗生长;6月底增施花期肥,以磷、钾肥为主,防止因开花结果消耗过多的养分而影响生长;入冬后要重施越冬肥,并结合施肥进行培土;翌年春天株高1米左右时,应适当控制氮肥用量,配合追施磷、钾肥,使茎秆粗壮,防止或减轻倒伏。
4.疏花疏果。桔梗花期较长,需要消耗大量养分,会影响根部生长,所以除留种田外,疏花疏果可提高根的产量和质量。生产上可人工摘除花蕾,如用镰刀削去花蕾,或用多效唑在盛花期喷施,以阻止开花。 5.排水。在高温多湿季节,应及时作好疏沟排水,防止积水烂根造成减产。
五、主要病害
1.根腐病。
①症状:是由真菌中半知菌类镰刀菌引起的一种根部病害,初期根局部呈黄褐色而腐烂,以后逐渐扩大,发病严重时,地上部分枯萎死亡。
②防治方法:注意轮作,及时排除积水,在低洼地或多雨地区种植,应作高畦;整地时多施基肥,改良土壤,增强植株抗病力,亩施石灰粉50-100公斤,或亩用5公斤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可减轻危害,发病时可用50%托布津1000倍液浇注防治;及时拔除病株。
2.紫纹羽病。
①症状:是由真菌中的一种担子菌引起的病害,能危害根部,先由须根开始发病,再延至主根,病部初呈黄白色,可看到白色菌索,后变为紫褐色,病根由外向内腐烂,外表菌索交织成菌丝膜,破裂时流出糜渣,地上病株自下而上逐渐发黄枯萎,最后死亡。
②防治方法:同根腐病。
六、收获加工
1.采收。因种植地区和播种期不同,收获年限也不同,一般当年采收,或第二年采收,采收期可在秋季或次年春桔梗萌芽前进行,一般来说在秋季采收的体重质实,质量较好。当桔梗叶片黄萎时即可采挖,过早采挖根部尚未充实,折干率低,影响产量;收获过迟不易剥皮。起挖时,防止挖断主根。
2.加工。鲜根挖出后,去净泥土、芦头,用竹刀、木棱、瓷片等刮去栓皮,洗净,晒干或烘干。皮要趁鲜刮净,时间长了,根皮就难刮了。刮皮后应及时晒干。桔梗收回太多加工不完,可用沙埋起来,防止外皮干燥收缩,这样可容易去皮。折干率为30%。桔梗质量以根条肥大、色白或略带微黄、体实、具菊花纹者为佳。
七、留种 桔梗花期较长,果实成熟期很不一致,留种时,应选择两年生的植株,应及时剪去弱小的侧枝和顶端较嫩的花序,使营养集中在上中部果实,当蒴果变黄,果顶初裂时,分期分批采收。采收时应连果梗、枝梗一起割下,先置室内通风处后熟3-4天,然后再晒干、脱粒、去除瘪子和杂质后贮藏备用。由于成熟的果实易裂,会造成种子散落,故应及时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