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今年元旦,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二○二○年新年贺词,黄河再度成为关键词之一。
近年来,河南黄河沿线生态环境逐渐改善,成为越来越多鸟类的家园。根据已出台的《河南黄河湿地公园群概念规划》《河南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和正在征求意见阶段的《郑州黄河中央湿地公园概念性规划(2019—2027年)》,河南将在黄河沿线打造黄河湿地公园群,把黄河郑州段建设成为黄河流域生态建设先行区。
2027年河南湿地面积 将达1200万亩,湿地公园覆盖全省
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在保持水土、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河南省不断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湿地生态状况明显好转,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白天鹅等珍稀鸟类逐渐增多。目前,全省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1处,类型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及人工湿地。自2008年河南第一处国家湿地公园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建立以来,全省共建立省级以上湿地公园48处,面积132.94万亩。
但是,从河南省林业局了解到,河南现有湿地942万亩,仅占国土面积的3.7%,低于全国水平;保护率47.8%,很多湿地明显退化,水质受到污染,存在湿地不湿、湿地不净、湿地不绿等现象,群众也不能方便地亲近湿地、走进湿地、享受湿地。为此,河南将以黄河湿地公园群建设为引领,在全省范围内积极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引水增湿、生态补水,稳定和扩大湿地面积;开展污染和有害生物防控,修复受损湿地,恢复水生植物,改善湿地生态质量,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早在2018年,河南省政府印发的《河南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就勾画了湿地保护的“十年路线图”:到2022年,湿地面积增加到1000万亩,湿地保护率达到50%;到2027年,湿地面积达到1200万亩,湿地保护率稳定在50%以上。具体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依托黄河干流建设可淹没型湿地,依托引黄调蓄工程建设人工湖泊湿地,形成沿黄河湿地和引黄湖泊湿地相结合的湿地公园群,重点建设具有全省核心影响力的郑州黄河中央湿地公园,形成全省湿地的龙头。
二是依托重要河流、大型水利枢纽建设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大型重要湿地和湿地公园,如丹江口库区、宿鸭湖、白龟湖、出山店水库等,形成全省湿地的骨干。
三是加强面上湿地及湿地公园建设和修复,每个县至少建设1个省级以上湿地公园或湿地自然保护区,实现湿地公园全省县(市、区)全覆盖。去年,已在新郑、洛宁、郏县、上蔡等地新批建14个省级湿地公园试点单位。
河南黄河湿地公园群 包括20个公园、680公里旅游步道
根据2019年3月河南省林业局编制完成的《河南黄河湿地公园群概念规划》,公园群范围包括河南境内黄河干流的河流、滩涂及少量背河洼地,西至豫陕省界,东至豫鲁省界,河道长711公里,总面积2920平方公里,涉及新乡、三门峡、郑州、濮阳等8个省辖市的灵宝、陕州、湖滨、渑池、新安、孟津、吉利、济源、孟州、封丘、长垣、巩义、荥阳、惠济、金水、中牟、龙亭、祥符、兰考、惠济、武陟、原阳、濮阳县、范县、台前25个县(市、区)。
根据规划,河南将在未来10年新建18个湿地公园,总面积114万亩。使规划区内湿地公园总数由2个增加到20个,总面积提高到119万亩。其中,国家湿地公园由1个增加到8个,面积由2万亩提高到74万亩。
黄河沿线两侧,将新建30条生态游步道和30个生态驿站,步道总长680公里。建成中原地区独具特色的生态长廊、文化长廊和休闲长廊,为黄河沿岸群众出行提供环境优美的休憩场所。其中,郑州市将规划4条游步道,长度112公里,内设4个生态驿站。
在黄河沿线湿地建设和保护方面,将加快湿地的修复与建设。依托黄河干流建设可淹没型湿地,依托引黄调蓄工程建设人工湖泊湿地,形成沿黄河湿地和引黄湖泊湿地相结合的湿地公园群,重点建设具有全省核心影响力的郑州黄河中央湿地公园,形成全省湿地的龙头。
郑州黄河中央湿地公园 将重点打造四个景区
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的《郑州黄河中央湿地公园概念性规划(2019—2027年)》显示,郑州黄河中央湿地公园东西长131.18公里,南北宽20.15公里,总面积243.3平方公里,涉及巩义市、荥阳市、惠济区、金水区、郑东新区和中牟县6个县(市、区)。
此前出台的《郑州市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实施案(2018—2022年)》也提出,郑州国土绿化总体布局是“一核一区三屏四带多廊道”。其中“一核”是指郑州大都市生态区,而中华生物园和郑州黄河中央湿地公园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郑州中央湿地公园重点包括荥阳黄河湿地生态体验区、中牟鸟类栖息地湿地保护区、巩义河洛文化湿地公园、花园口历史文化展示区等14个项目建设。根据定位,郑州黄河中央湿地公园将成为郑州大都市区生态安全屏障,通过生态补水、退耕还湿(林、草)、封滩育草、鸟类栖息地保护、湿地污染治理等工程,科学修复退化湿地,构建生态系统稳定、功能突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黄河湿地生态带。
为便于保护管理,将公园分为巩义、荥阳、郑州北郊和中牟4个景区。结合各区自然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特点,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普宣教和生态旅游。
巩义景区地处河洛汇流区,相传是河出图、洛出书、伏羲画八卦的地方,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规划完善生态旅游设施,宣传湿地知识和河洛文化,发展滩区生态观光农业,开展休闲旅游。
荥阳景区和郑州市北郊景区,将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农业。荥阳段湿地生态体验区位于广武镇黄河滩区,总面积1.35万亩。项目建设以生态保护为主,通过湿地修复,增加生物多样性,拟建生态保育区、科普宣教区、生态旅游区、生态体验区、生态农业区五个板块。郑东新区黄河湿地恢复工程,将对郑州黄河湿地郑东新区退化、弱化湿地进行恢复保育。
中牟鸟类栖息地保护区是大鸨的主要越冬地,规划以保护湿地原生态及鸟类栖息地为主,少量发展湿地生态观光农业。中牟段鸟类栖息地保护区位于狼城岗镇,总面积1.17万亩。将建设大门、栈道、水系、隔离沟等,通过湿地修复,增强科研监测能力,打造集候鸟保护、科研监测、科普宣教于一体的鸟类栖息地保护示范区。
去年2月11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郑州市召开生态建设动员大会,统筹推进“森林、湿地、城市、流域、农田”五大生态系统。目前,荥阳段和中牟段已先期启动示范建设。到2022年,建成新郑十七里河湿地公园、新密溱水河湿地公园、中牟雁鸣湖万亩湿地公园、登封颍河-白沙水库湿地公园。
郑州市长王新伟表示,郑州市将突出沿黄地区生态特色,保护好黄河自然河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大力推进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努力实现防洪安全和生态建设的有机融合,把黄河郑州段建设成为黄河流域生态建设先行区,使郑州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