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安增今年59岁,是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西际村原党支部书记。西际村是典型的半高山型村庄,全村耕地1300余亩、山林7000余亩,其中柑橘总面积6150亩,户籍人口716人,人均柑橘林8.5亩。余安增家7口人,有蜜橘林70多亩,子女在外工作,他和老伴儿忙不过来,还从周边村里雇了八九个人帮忙。
采收季的西际村,村道两侧的卡车、水果筐一眼望不到头,间或有拉满蜜橘的农用车驶过,一闪而过的驾驶室里都是笑脸。来自浙江的客商徐先生说,“蜜橘树刚开花就得订,迟了就没了”。
“去年,全村蜜橘总产量700万公斤,收购价最高每公斤7.6元,人均蜜橘收入7.4万元,占总收入的80%以上。”西际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敏芬说,“今年,投产面积高于去年,且风调雨顺,总产量预计1200万公斤,人均蜜橘收入将突破9万元。”
西际村的甜蜜生活来之不易。20世纪80年代,西际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通向外界的只有一条泥泞小路,农民购买生产生活物品只能肩扛手提,当地流传着“西际西际,吃饭靠返销,穿衣靠救济”的顺口溜。
进入90年代,西际村将发展目光放在山上。可是,每年冬季,是各品种橘子上市高峰期,村里的中晚熟蜜橘不具有竞争性,村民发展蜜橘积极性不高,仍守着薄田艰难度日。于是,村委又将目光锁定在特早熟和早熟蜜橘上,想通过打时间差赢得市场。
1996年5月27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到西际村调研,肯定了村里发展蜜橘的思路,并提出殷切希望,希望西际村发展步伐再快一些。
西际村牢记嘱托,选派党员和村民代表到省、市科研院所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成功培育出特早熟和早熟蜜橘,将蜜橘上市时间提早了一个多月。
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后,村委又把精力又投入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上,坚持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加快垃圾、污水、厕所整治,改善人居环境;依托“红军村”优势,建成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深学“余氏家训”,改编的村规民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优秀村规民约;与周边村庄“跨村共建”,为乡村共兴探索新路径、注入新动力。
10月23日,西际村举办第十届温暖重阳节活动。中午,村委会摆了宴席,全村150余位60岁以上老人几乎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