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6月国际竹藤组织提出“以竹代塑”倡议,到同年世界贸易组织会议探讨促进“以竹代塑”对接合作,竹子因其独特优势频频亮相国际舞台。
竹材因何成为代替塑料的“天选之材”?拥有丰富竹资源的云南,竹产业发展潜力又如何?
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在全球共谋绿色发展的当前,随着“以竹代塑”倡议的提出,可堪大用的竹材为推进绿色发展、减少塑料污染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能够替代塑料的材料有很多,为何偏偏选择竹子?
竹子作为一种环保可再生资源,具有高强度、耐用性和可持续性,兼顾了经济与环保,成为替代塑料的理想选择。竹子生长速度快,易于再生,而且在竹制品的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远低于塑料,符合绿色低碳的发展趋势。
竹笋壳制作的一次性餐具,在餐饮外卖市场供不应求;竹缠绕管廊等产品,在一些市政工程中推广应用;竹制集装箱底板防水且不易断裂,逐渐成为行业新宠……在推进绿色发展的当下,竹子这一古老物种,正因科技赋能而创造更多替代塑料的可能。
为解决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202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对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
2020年8月,云南省出台《云南省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并指出,要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培育优化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资源化能源化利用。
如何迈出绿色发展新步伐?云南积极发展“以竹代塑”,保护好、培育好和利用好竹资源,推进云南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竹林资源优势,构建竹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多元化发展“以竹代塑”产品,减少塑料污染,助推全面提升竹类资源生态经济效益。
竹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数据显示,在全球已知的1642种竹类植物中,我国有857种,占52.2%,全国竹林已达701万公顷,占全球的1/5。截至2021年,云南省共有竹种39属282种,种类资源占全国50%以上,现有竹林62.38万公顷,其中绝大多数是天然竹林,天然竹种类型、 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以竹代塑”在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云南在竹资源方面家底丰厚,用好竹林资源,发展“以竹代塑”也成了云南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2021年度云南省竹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项目带动、技术支撑下,云南竹资源不断得到开发利用,竹产业已经成为政府大力推动企业和老百姓积极参与的绿色富民产业。
如今,云南不断探索竹资源开发,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竹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提升竹产品综合竞争力;强化科技创新,搭建科技支撑体系。
一头连着产业发展,一头连着低碳环保,云南充分发挥气候、竹种和产业经济的优势,进一步探索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措施。随着“以竹代塑”的不断推进,云南竹产业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