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党的二十大对农业农村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明确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建成农业强国。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外出考察就去了陕西延安、河南安阳调研乡村振兴,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也吹响了新征程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集结号。新时代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须统筹落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重大任务和重要举措。
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我国农业是近两亿人就业的产业,农村是近5亿农民居住的家园,只有把农业建成大产业,广大农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真正让他们收获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只有不断将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农产品供给才有保障,物价稳定、人心安定。只有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坚持产量产能一起抓、数量质量一起抓、生产生态一起抓,才能不断增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为77.53,较上一年提高0.62,比2015年提高了2.34。进一步擦亮农业发展的绿色底色,是推进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支撑点和着力点。
依靠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后,党和国家设立了5年过渡期。紧紧围绕产业就业两方面促进脱贫人口的持续增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细化落实过渡期各项帮扶政策,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推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应有之义。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努力增强脱贫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提高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持续提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逐步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长效机制,从而促进实现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的发展目标。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大,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地区、城乡、收入差距还比较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高质量发展等发展任务,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增强区域交通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坚持党对农业强国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将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