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气候类型多样,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全省农业生产安全风险较大。为发挥农业保险“稳定器”“压舱石”作用,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甘肃省立足省情农情,因地制宜创设实施了农户种养产业综合保险,探索出一条符合甘肃省实际的农业保险特色发展道路,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3年下半年,河西局部地区发生旱情,省农业农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抗旱减灾工作部署,全力推进农业保险理赔落实。多次召开农业保险工作联席会议,明确赔付标准、理赔时限等关键问题,要求相关部门、保险机构严格按照“查勘理赔要快,损失认定要宽”要求,落实旱灾理赔,最大限度减少农户损失;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赶赴旱情严重县区,实地了解农业保险旱灾理赔情况,协调解决理赔矛盾;督促加大查勘设备投入,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提高旱情查勘定损速度,采用“先赔后补”方式简化理赔程序,加大预赔力度,提升赔付效率;开展风险减量服务,鼓励支持保险机构履行社会责任,购置防灾减灾物资,协助开展“人工增雨”等防灾减损工作,推动“保、防、救、赔”一体化,有效提升了全省农业抗风险能力。
“幸亏我给玉米买了农业保险。”凉州区韩佐镇的种植大户王仓说,“我2023年种了1100亩大田玉米,旱情发生后,保险公司赔付了21万多元,缓解了我的资金压力,有了农业保险兜底,增强了我们种植大户的信心。”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以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为抓手,着力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质量与水平,积极引导各地、各保险机构将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大宗农产品作为农业保险保障重点,持续扩大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农业保险覆盖面。截至2023年11月底,全省主要粮食作物承保面积1516万亩,比2022年增加89万亩,为保障粮食安全系上了“安全带”。
同时,在调研、摸底掌握农户粮食生产成本、风险保障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决定自2024年起在产粮大县开办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河西地区小麦保险额度由每亩350元提高至800元、玉米保险额度由600元提高至900元,其他地区小麦、玉米保险额度分别提高至600元、700元,全省主要粮食作物风险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为落实好农业保险强农惠农政策,甘肃省不断强化政策引领,先后制定出台了《甘肃省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甘肃省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管理办法》《甘肃省农业保险助推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初步构建了符合甘肃省情的农业保险“四梁八柱”,为落实好农业保险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在开办好中央、省级保险品种的基础上,省农业农村厅还大力支持各地将对农户增收作用显著的“小而特”农产品纳入市县品种范围,建成“中央品种保大宗、省级品种保特色、市县品种作补充”的风险保障体系。2023年,全省农业保险品种101个,其中中央品种13个、省级品种10个、市县品种78个,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方面,为全省农业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据统计,2023年1月以来,全省已落实农业保险赔款13.18亿元(旱灾赔款2.12亿元),占年度签单保费的71%。
甘肃还通过争取中央财政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新农提升计划、大连商品交易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等方式,筹措保费资金1.56亿元,在全省11个市州、26个县区实施了苹果、棉花、鸡蛋、生猪、饲料等价格指数保险,满足农户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需求,提升金融支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