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富广家有6个温室大棚,共1800平方米,主要种植豆角和西红柿等蔬菜。今年,袁富广家种了100多亩水稻,秋收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弄起了蔬菜大棚。
“我2017年加入合作社之后,每年春冬两季蔬菜。有时候这一茬蔬菜刚收完,就接到下一茬预定的订单,根本不愁销路,一年光种菜就能挣17万多元!”
敖来村位于绥滨县的城郊接合部,人多地少。没有土地资源,村民致富如何谈起?
“我们村虽然地少,但是村里一直有庭院棚室蔬菜经济的传统,家家都种小菜园,因为离县城区比较近,很多村民种完菜就自己拿到县里的市场上去卖。”敖来村党支部书记汪广洋介绍。
敖来村依托地理位置优势和庭院棚室基础,2014年,敖来村成立了敖来村永驰蔬菜农业专业合作社。一开始,整个合作社只有5家人参与,大棚也只有十几栋。
“合作社里有3名党员,我们成立了敖来村蔬菜合作社党小组,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每家每户的庭院大棚都吸纳到合作社中来,到现在已经实现了整村入社。”汪广洋说。
村民周世文和老伴接近70岁了,老两口家里有两栋小棚,以前也年年种蔬菜,但是因为年事已高,腿脚不便,没法拿到市场上去售卖。“有时候自己吃不了又送不出去,浪费了很可惜。”自从村里成立了合作社,老两口的蔬菜由合作社的人统一上门收购、统一销售。
从一开始的“小打小闹”,到现在的整村入社、抱团发展,敖来村探索出一条“党支部+合作社+庭院经济”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统一标识、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经营产品“五统一”的经营模式。目前,敖来村已经成为占地面积1100亩、有79栋大棚的蔬菜联合体。敖来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村”,全县蔬菜销售集散地。
敖来村永驰蔬菜农业专业合作社从组建以来,始终把蔬菜种植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全程施用农家肥,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人工结合的方式,实现病虫草害绿色防控,通过示范引领,全村庭院蔬菜全部达到绿色蔬菜种植标准,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
“去年我们共种了辣椒、茄子、黄瓜、韭菜、西红柿、芹菜等20多种蔬菜,共计销售800余吨,年纯收入约达80万元。”汪广洋说。随着绿色蔬菜品牌的叫响,敖来村的蔬菜开始走向更大、更远的市场,甚至吸引到了哈尔滨、北京等地的订单。
敖来村合作社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不忘回馈支持合作社发展的村集体和广大村民。合作社每年将纯利润的5%用于村里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村集体公益事业,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观,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新动力。
去年,合作社社员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合作社的方式实现每年人均增收约3万元,合作社目前每年创造70个临时就业岗位,支付工资费用达120万元,人均增收1.7万元。同时,合作社让脱贫户免费使用蔬菜大棚,为他们提供塑料布等农资。合作社还带动了敖来村及周边村脱贫户40余人到合作社打工。
敖来村发展蔬菜大棚产业实现了让村民四季有事做、全年有效益的美好愿景,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