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护绿”,严守生态红线。察雅县设立县(区)、乡(镇)、村(居)三级林长制机构,涉及林长共814人,累计开展巡护活动4.6万余次。同时,构建“林长+法院院长”“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联动机制和联席会议机制,打通职能边界障碍,实现了“政法蓝”守护“生态绿”。
聚焦“增绿”,筑牢生态屏障。察雅县紧盯“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两季有果、两季飘香”目标,围绕义务植树、退耕还林、“四旁”补植补造、防沙治沙、经济林到户种植、经济林提质增效六大板块,坚持本土苗木、造管并重、提质增效的发展理念,积极拓展造林空间,多途径增加林草湿资源总量,多措并举提升林草湿资源质量。目前,累计种植各类树苗48万余株,国土绿化8000余亩,绿化率达40.48%。
聚焦“用绿”,做强生态经济。为充分发挥县域林草湿资源优势,察雅县因地制宜激发“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互融互通、互促互进的乘数效应,“变绿为宝”促群众增收,让群众因林而兴、乡村因林而兴。据统计,澜沧江沿线等区域累计栽植经济林11985亩,“以工代赈”方式吸纳周边群众425户2471人,实现增收190余万元,户均增收4500余元。同时,常年吸纳31人参与苗圃基地育苗、管护等工作,累计发放劳务费20万余元。
聚焦“活绿”,推动生态发展。察雅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林地林木资源“不动产”撬动“绿色提款机”。同时,推动二、三产业融合,着力提升产业综合效益,真正让“绿水青山”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价值。目前,流转土地309亩,培育当地苗木93万株,年出圃苗木4万株以上,33户、197名群众每年得到土地流转费30.9万元。全县推行“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510名群众实现就业增收400余万元。同时,串联蜂蜜、松茸辣椒、苹果醋3家产值超50万元产业基地,延长生态旅游产业链条,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治绿”,夯实生态底线。察雅县持续开展打击破坏林草湿资源专项行动,消除林草湿资源执法“空白点”,减少森林督查问题“存量”,遏制破坏资源问题“增量”,实施最严格的治绿制度,守住天然“底色”。据统计,全县依法打击破坏各类林草湿资源行为50余起,森林草原防灭火宣讲受教育群众2万余人次,设立永久防火宣传警示牌及“2.0防火码”指示牌33块,张贴各类法律政策宣传海报1万余份,演练森林草原防灭火和自救技能60余次,真正用“辛苦指数”换取了林草湿资源的“安全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