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结合点,三峡库区山沟沟飞出“金凤凰”
梧桐村地处万州区龙驹镇,山林坡地多、平地少,全是巴掌田、鸡窝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发展。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振兴需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2019年,鲁渝协作万州工作组经过实地调研、村民研讨和专家论证,将产业协作和万州本地的自然资源禀赋结合起来,从济宁市引进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国家级保种鸡“济宁汶上芦花鸡”,同步引入鲁渝农牧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开始发展芦花鸡产业。自此,“金凤凰”栖身梧桐村,这个地处三峡库区的山沟沟走上了致富路。
“第一批我们饲养了5000余只芦花鸡,出栏之后很快销售一空,实现销售收入60多万元,村集体和农户首次实现分红,大家尝到甜头后,觉得这是一个好产业,就齐心协力扩大养殖规模,逐步形成‘基地+村集体+农户’的养殖模式。”鲁渝农牧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牟桔丰对记者讲道。
梧桐村二组村民张定美家曾是帮扶对象,一家人就靠耕种几亩薄田养家糊口,日子过得紧巴巴。2019年,借着芦花鸡生态养殖项目的东风,张定美养了500只芦花鸡,一年卖了4万多元,主动申请取消帮扶并逐渐扩大了养殖规模;2023年,他卖出了2000多只芦花鸡,收入20多万元。
延伸产业链,“一只鸡”育出亿元级产业
芦花鸡在梧桐村初步“站稳”脚跟,培育专业养殖人才、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就成了济宁市协作万州区干部管理组和鲁渝农牧科技重庆有限公司的重点工作。
2020年,万州区成立芦花鸡产业联合体,形成育雏、养殖、饲料加工、餐饮服务等全产业链,拓宽产品流通渠道和农业融资渠道,增强抗风险能力。济宁市多次派出专家,到龙驹镇开展技术指导和专家讲座,传授养殖技术和防疫措施。引进中国农业大学建成重庆市首个家禽产业教授工作站。万州区农业技术专家还定期上门服务,为芦花鸡基地内培养专业养殖技术人才。鲁渝农牧科技重庆有限公司还推出了消费领养、社会认养、区域联养、分户散养和托管代养“五养”新模式。
在梧桐村,鲁渝农牧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建成占地52亩的国家级保种场芦花鸡西南繁育中心。中心拥有1万平方米的生产厂房,配有种鸡、蛋鸡、孵化、育雏车间,形成了年产3000万枚鸡蛋、500万只出壳苗、70万只脱温苗的产能规模。同时,该公司配建了占地2000亩的山地原生态散养基地、650平方米的屠宰冷链仓储中心和1000平方米的精深加工车间,可年出栏山地芦花鸡100万只;成立了芦花鸡研发加工中心,销售芦花白条鸡、脱温鸡苗、芦花鸡蛋、芦花鸡汤米线等加工产品。打造了集繁育、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山地芦花鸡全产业链条,辐射到我国西南片区,年产值突破1.3亿元。
产业数字化,龙驹芦花鸡发展迎来加“数”度
科技赋能同样成为芦花鸡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我们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将持续围绕数字化、品牌化双向发力,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激发主体活力。”龙驹镇镇长张海荣介绍。据了解,今年,鲁渝协作万州工作组将进一步发挥山东信息资源优势和数字化产业赋能经验,通过搭建AIOT物联网平台、打造建设智慧鸡场、智慧散养鸡舍,实现养殖日常巡舍、环境监测、饲料投喂、疾病预防等日常工作的数字化,通过管控平台和智慧装备对芦花鸡养殖示范基地进行精细化生产管控,做到精准控制,科学决策,智慧养殖,确保全产业链、全环节心中有“数”、发展有“速”。
万州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魏昌彦表示,万州芦花鸡目前开设产品体验店8家、销售网点42家,开发芦花椒椒鸡、卤香鸡、灵魂烤鸡、椒麻鸡等9款系列产品,建成2000亩的数字化示范基地,并达到了年出栏500万只鸡苗的规模,带动了2000多户农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未来,万州区还将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和“前庭后院、小户养殖、大面覆盖”的方式,带动更多农户养殖芦花鸡,并联合中国农大建立芦花鸡教授工作站,联合重庆三峡学院等高校研发新产品,同时开展芦花鸡产业仓储物流建设,针对全国进行连锁加盟,争取早日做到年产值五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