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种油菜,农民需要辛苦找车、装袋、晾晒,忙得脚不沾地、腰酸背疼。如今,农田送进“托管班”,农民当起“甩手掌柜”,在家门口乐享“诗和远方”。
这不,随着“油菜小镇”出圈,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晓阳村农田增效、农民增“笑”,美哉妙哉。
“全托”后坐等收获
4月3日,杨林尾镇晓阳村2800亩油菜基地,金黄的油菜花海渐次退场,结出浓密的菜籽荚。
不远处的油菜基地,技术人员灌装药液、设定喷幅……一阵操控后,两台植保无人机盘旋升空,按照预定的路线,在农田上空来回穿梭,针对油菜发病情况开展“点对点”飞防作业,助力油菜生产。
“无人机飞防成本低,效率高,施药精准。”杨林尾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赵建红正在田间地头调查油菜发病情况。他介绍,基地80%以上的油菜长势良好,针对小片区油菜发病情况,采取“一促四防”,因地制宜“点对点”二次施药,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菌剂,防止“花而不实”,促进油菜生长。
220亩油菜发病基地,不到一个小时便飞完了。村民田华啧啧赞叹:“以前油菜用人工打药的时候,时间慢,打不均匀,工价高,一旦有病虫害我们的损失就很大。”
去年,田华将30亩农田“全托”给村集体,统一播种、管理、收割,全程不操心,种子、农资统一提供,施肥、打药均免费,自己只用出点收割费,每亩60元。据村支部书记刘柏红说,有市农业农村局的项目支持,200多户村民将农田“托管”,尤其是在外务工的村民,不用来回跑,每年到5月中旬,坐等收获。
仙桃是全国粮油生产大市,也是务工大市,“谁来种田”一直是该市的难题。为了减轻种植户的劳动负担,该市依托种粮大户、村集体及农户,今年种植86万亩油菜。18个乡镇分别安排农技人员驻点,从耕地选种到精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开展全环节技术指导。
年关前后,两轮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来袭。油菜正值蕾薹期,经过冻害后,油菜梗萎蔫,失去活力。仙桃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范桂萍介绍,“油菜最怕泡水”。
仙桃市委、市政府抽调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组成7个专班,经过半个月连续作战,督查排积水、及时摘掉冻死早薹、采取“一促四防”补救等措施,油菜终于恢复生机。
“瞧这浓密的菜籽荚,今年又是丰收年。下半年再种上大豆,一田双收。”当天,前来查看油菜长势的村民,忍不住掰着手指盘算收成,开心地笑了。
小镇“出圈”绽放花样经济
尽管已是末花期,晓阳村油菜花海浪漫未了,依然挡不住游客赏花踏青、乐享春光。
清明假期,三五成群的游客结伴而来,自带音乐设备、帐篷等物,就地安营扎寨,感受田园芬芳和乡村之美。
“我对这片油菜花海情有独钟,金黄的油菜花、别致清新的乡村民居和水塘、沟渠交相辉映,承载着很多小时候的回忆,年年都来,百看不厌。”天门市一位游客道出大家的心声。“沔阳麻鸭味道独特,三菜一汤不过百来元,农家菜新鲜又好吃。”假期3天,该镇大小餐馆排队就餐的游客络绎不绝。
2021年,杨林尾镇打造独具江汉平原特色的“油菜小镇”,并选址晓阳村,推进油菜花海建设,筛选优质品种,投入项目资金,开展技术指导。通过油菜轮作项目和冬种油菜项目带动,晓阳村油菜基地统一种、统一管、统一收购,实现机耕机播、“一促四防”,小镇迅速“出圈”。
“村里举办了三次油菜花节活动,游客超过12万。”刘柏红说。
声势浩大、车水马龙……尤其是第一年的盛况让刘柏红记忆犹新,整整一个月,村干部、村民几乎没休息,忙着充当交通疏导员、服务员、志愿者,奔波在花海周围。村民们支起小摊,搬出家里的新鲜农产品,“连房前屋后的野菜都一抢而空”。
近年来,镇政府将一年一度的油菜花节当作重头戏,打造当地乡村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村民们齐心协力,有的搭班子建餐馆,高峰期一天收入过万;有的卖货,从油菜花蜜、土鸡蛋到防晒商品,挣上“外快”。村集体仅赏花游的停车收费,去年增收12万元。
欢庆的丰收锣鼓声、载歌载舞的笑声……随着油菜基地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打卡地,“花样经济”正在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