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云南德宏州林业科学研究所国家珍贵树种种质资源库(以下简称资源库)目前已从国内外收集栽培珍贵用材树种111个,成为国家珍贵树种藏宝纳珍的重要宝库。
日前在资源库看到,高达6米、胸径14厘米的‘大果紫檀’、‘乌木’等珍贵植物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满眼的翠绿,让人既养心又养眼。在遮荫大棚中,容器栽培的‘蒜头果’、‘望天树’等各种珍稀濒危保护种类更是繁多。而在资源库对面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收集圃,钢架大棚中种植的‘云南无忧花’、‘藤枣’、‘华斜翼’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更是让人大开眼界。前来参观考察的云南嘉缘花木绿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登喜说:“这里收集树种都是宝贝。很多是第一次看到,如果没有标牌,连名字都不知道。”
据了解,该所自1980年建所以来,就致力于林业基础性试验研究、示范推广、森林培育,同时同时结合全州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重点开展珍贵树种、珍稀濒危植物的引种收集、扩繁推广和栽培技术研究。目前占地面积达600亩的资源库主库,已从国内收集保存包括‘云南蓝果树’、‘萼翅藤’、‘盈江龙脑香’等32种国家级保护植物和5种珍稀濒危植物、7种省级保护植物在内珍贵用材树种111个。2016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林木种质资源库名目。同时新发表属种10余个,其中在德宏州盈江县境内发现发表的‘德宏葡萄翁’填补了中国该属空白,拓宽了该属在北半球的分布界限,对于研究该属植物的生物地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据该所珍贵用材林研究室主任徐章飞高级工程师介绍,很多珍贵树种、珍稀濒危植物不仅野外存量少,种源非常稀少,采种困难,而且种子活性保存期较短,要及时采种育苗,此外没有前人育苗的现成经验可借鉴。针对繁育种植中的技术难题,该所科技人员通过开展不同树种的采种时间、种子贮藏、种子萌发、苗木生长量、苗木越冬等创新技术研发,解决了‘乌木’、‘东京龙脑香’、‘奥氏黄檀’、‘大果紫檀’等树种种子发芽率低、生长缓慢、越冬寒害等关键技术难题,为保护物种和规模化育苗及技术推广提供了技术保障。
该所副所长刀保辉高级工程师介绍,通过科技创新研发,目前‘乌木’种子的场圃发芽率已从不足10%提高到90%以上。2019年底通过扦插繁殖5株‘德宏葡萄翁’,藤长已达10米;2018年采用高枝压条方式扩繁的‘华斜翼’已有28株,其中5株已开花、结实;通过多年的扩繁和迁地保育,‘滇桐’的数量已有1000株左右。
据了解,该所还建成扩繁圃40亩,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收集圃8亩。近年来,累积培育珍贵树种容器苗100余万株,为全州项目造林、四旁绿化、义务植树、森林城市创建及美丽乡村建设等提供‘降香黄檀’、‘印度紫檀’、‘金丝楠木’等珍贵树种优质苗木60余万株。
该所副所长余贵湘高级工程师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合作平台建设,加强与院校开展交流合作,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着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紧紧围绕德宏林草产业中心工作,以三年行动计划为目标,围绕珍贵树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收集保存及林下资源开发利用等中心工作,加强珍贵树种收集培育、技术交流合作、基础试验研究与技术集成创新推广应用,为全州实施储备林建设、“三沿绿化”及美丽乡村建设等提供技术支撑和种苗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