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重点专项是“十三五”我国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部署,以支撑国家木材安全、生态安全、绿色发展和三区(山区、沙区、林区)经济发展为目标,确定速生用材、珍贵用材、工业原料等树种为对象,按照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一体化组织实施的思路,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创新与区域技术集成示范3个层次,共部署14项重点任务,涉及26个项目。
5年来,速生用材高效培育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多项成果已在我国生态建设中广泛应用。本期专栏推介:杨树人工林智能精准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体系、南方型黑杨大径级工业资源材高效培育关键技术。两项技术均属“杨树工业资源材高效培育技术研究”项目,为北方地区培育杨树工业资源材人工林提供参考示范,提高南方型杨树大径材培育水平,助力区域杨树产业转型升级。
杨树人工林智能精准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体系
针对杨树主栽区(北方沙地)存在的立地条件差,降雨不足或分配不均、水肥利用率低、精准水肥管理方法缺乏等问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华北林业实验中心研究建立杨树人工林智能精准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体系,将节水和提高生产力两个问题联合进行技术攻关,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能感知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了智能滴灌精准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实现在节水节肥的条件下,大幅提高杨树人工林的生产力。
目前,人工林智能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体系在北京、内蒙古、河北、山东、安徽、甘肃、山西等省区推广应用实现节水40%-60%,提高劳动效率80%以上,增加林木生长量30%以上。以北京市大兴区林场河流故道沙地上智能滴灌精准栽培的107杨为例,其年平均蓄积生长量可达45立方米/公顷,超过当地生长最好的常规栽培杨树人工林年平均蓄积生长量(15立方米/公顷)2倍以上。以10年为运营周期投资内部收益率提高了5%-32%,每年增加利润超过1000万元。
此项技术在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培育杨树工业资源材人工林和生态建设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南方型黑杨大径级工业资源材高效培育关键技术
以美洲黑杨及其杂交品种为代表的南方型杨树,是我国黄淮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林区最重要、生产力最高的人工林用材树种。南京林业大学项目团队针对南方型杨树人工林培育中存在的产量和质量问题,系统建立其大径级工业资源材高效定向培育模式。
技术模式的应用,可使南方型杨树大径材人工林在轮伐更新时的林分立木蓄积每公顷年生长量达20-30立方米,林地生产力提高13%-20%,出材率超过50%,木材圆满度和木材利用率等质量指标明显提高,林地木材生产经济效益提高17%以上。
这一技术模式适合我国黄淮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南方型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重点地区。技术成果已在江苏、安徽、湖南、湖北以及山东和河南等多个省份推广应用,近6年累积推广面积超过300万亩,吸引了大量企业和资金向当地转移,推动当地杨树产业升级,扩大了农民就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