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河北省森林覆盖率仅为2.8%。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恢复和发展林业。到1978年,全省有林地面积增加到2514万亩,森林覆盖率恢复到12.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河北重新调整林业建设规划布局,以为京津阻沙源、保水源,为河北增资源、拓财源为宗旨,重点开展网带片点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周围防护林、太行山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四大防护林体系初具规模。河北依托国家重大生态工程项目,持续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全省完成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3910.9万亩,省级以上投资18.9亿元,京津周围水土流失面积大幅减少。完成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680.8万亩,区域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12.38%提高到27.2%。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3774.46万亩、投资143.83亿元,张家口、承德地区由沙尘暴加强区变为阻滞区。完成退耕还林2805万亩,惠及退耕农户218万、农民800多万人,户均受益1万元以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林业建设步入投资最多、规模最大、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发展时期。截至2018年底,全省森林面积达96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4%。
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出发点,河北统筹推进生态敏感区、薄弱区等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在太行山区,实施了太行山绿化工程,累计完成造林1500多万亩。在冬奥会赛区,突出抓好崇礼区奥运核心区、迎宾廊道、京张赛场连接线等专项绿化工程,完成绿化总规模87万亩。在雄安新区,重点构建“一淀、三带、九片、多廊”的生态空间格局,打造“千年秀林”。启动雄安新区白洋淀上游规模化林场试点建设。在京津保平原生态过渡带,重点开展生态廊道、新型城镇周边、湖淀周围等主要区域造林,打造集中连片、相互贯通的大型城市森林带,累计造林261万亩。
如今,河北开启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推进、整体修复的新时代。《河北省国土绿化规划(2018-2035年)》提出,到2035年,全省将完成营造林5180万亩,森林面积达到1.13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40%。全省规划以“两山”(太行山、燕山)“两翼”(张北地区、雄安新区)“三环”(环首都、环城市、环村镇)“四沿”(沿坝、沿海、沿路、沿河)为主攻方向,12项国土绿化重点工程陆续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