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种玉米的人越来越多,我每年也都种十几亩,玉米收后秸秆都是就地焚烧,也知道这样做对环境不好,但是没办法,拉回家又没人烧,还没地方堆。”灵台县市民张小刚介绍说。
时下,正是玉米收获的黄金季节,预计将产生玉米秸秆30万吨。为切实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效率,灵台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新建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厂,大力推进秸秆燃料化、肥料化利用,实现秸秆由废品向商品的转变。
近日,在西屯镇南头村新建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厂看到,新购进的生产线上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忙着将废旧柴禾放进传送带,经过层层加工后,最后生成直径为6-9毫米的灰色生物质颗粒。
西屯镇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厂于2020年8月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已经建成,正在紧张的调试中。“调试完成以后,就可以投入生产,这个生物质颗粒的产量大概每天是100吨。可以将灵台县及周边地区房前屋后的废柴和农作物秸秆集中起来加工成生物质燃料,这个燃料和传统能源相比,它更环保。”西屯镇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厂经理姜述凡介绍。
据该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厂主要是将废弃木头、玉米秸秆、麦草、豆秸、果木树枝等以260-300元/吨的价格进行回收,经过碎块、碎末、烘干、除尘、造粒等加工后,生成生物质颗粒燃料。此燃料生产工艺先进环保,在燃烧过程中既能减少污染,实现无硫无烟排放,燃烧过后的灰渣又可以作为肥料进行使用,实现农业生产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除了环保外,与传统燃料相比,此生物质颗粒还具有卫生、方便、安全等特点。“家里冬天做饭取暖都用大碳,生个火到处都是灰,每天都得掏炉渣,这个燃料一键就可以生火,还可以预约时间、预约火的大小,三四天才倒一次灰,确实很方便。”灵台县西屯镇南头村村民刘玉芳说。
据了解,该生物质燃料加工厂还在中台、独店、什字、百里、梁原等乡镇配套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服务站各一处,每年可加工农作物秸秆5万余吨。该项目的投产,进一步提高了农作物秸秆燃料化、肥料化水平,既提升了村容村貌,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又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了现代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