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持续抓好村干部、农村党员、驻村工作队、乡土人才“四支队伍”建设。今年,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坚持把加强农村基层队伍建设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建强“四支队伍”,打开了乡村振兴的“活力之源”。
互助县坚持把育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推进乡村振兴的着重点,大力实施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赋能工程,培训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200余人,对294个村和15个社区共400名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进行履职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升带头人队伍能力素质。大力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村(社区)干部54人报读大专班,报读比例达87.1%,进一步提升了村干部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持续开展乡村干部“双挂双学双提升”培养行动,通过选派村“两委”负责人“上挂”到乡镇跟班学习、乡镇党建干事分批“下挂”到村蹲点指导,着力推动乡村干部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双提升”。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互助县积极搭建党员发挥作用平台,围绕农村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综治维稳等工作,设置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引导和鼓励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大学生、农村致富带头人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全县共创建国家级示范社6家、市级示范社79家、县级示范社205家。全面完善农村党员分类管理机制,形成以“设岗定责、评星定格、动态管理,季度评优、互查互学、年度考评”的农村党员分类管理模式,有效增强党员身份意识,激发农村党员队伍活力。
同时,坚持把强化驻村帮扶力量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共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363名,并为265名驻村工作队员全覆盖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驻村干部全身心投入驻村帮扶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加强乡土人才队伍,每年重点培养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各100名,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储备一批优秀人才。深入实施“百名人才下基层服务活动”和“千名干部下乡活动”,从农林水和科教文卫等领域,选派专业技术人才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政策宣讲、技术指导、科技培训、巡回义诊、送教下乡等活动,有力破解了制约农村发展的技术瓶颈,引导农民积极发展生产,增收致富。依托“青海·小庄村”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纳顿庄园旅游管理人才培训基地、县中医院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等特色人才实训培训基地,扎实开展各类培训实训,努力打造本土特色人才队伍,为全县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