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到位于大别山腹地的霍山县诸佛庵镇桃源河村,64岁的汪敦玉正在查看黄精的长势。
“到了10月底,黄精差不多就可以收了。我种的50亩黄精田分布在好几个乡镇,每天都会去转转。”一说起黄精,汪敦玉如数家珍,侃侃而谈。
2002年,在外打工的汪敦玉返乡照顾母亲,几经思考,他决定试种黄精。他以1.8元/公斤的价格向村民收购黄精,种到了自家的山场上。
没有人指导,汪敦玉走过很多弯路。几次尝试后,他发现夏天阳光太强,黄精苗需要杂草的遮掩才能避免日晒。
“草药草药,有草才有药嘛。”汪敦玉打趣道。在缺少专家、缺少专业知识的情况下,他硬是靠着不断摸索、不断试错,终于掌握了种植黄精的基本要领。
在汪敦玉家中,有三四本破旧的笔记本,这些本子上详细记载了种植黄精近20年来,他种植的每一块黄精田土质情况、海拔高度、种植量多少、施加了何种肥料、收获期多长、收货量多少……
“为了摸清楚黄精的生长习性,我不仅在诸佛庵镇一处种植黄精,而是在霍山县从海拔700多米的深山区到县区外围的畈区,都流转过土地种植黄精。”汪敦玉说。
近20年的摸索,汪敦玉种植的黄精在霍山当地逐渐有了名气,安农大、安师大、皖西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生物学专家和教授带着学生慕名前来参观学习、共同研讨。汪敦玉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土专家”。而霍山县内的药农们多次上门请教黄精种植技术,汪敦玉也毫不吝惜地手把手传授给他们。
“在霍山县种植黄精的药农,多半都是老汪的徒弟。”霍山县中药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汪兴告诉记者。
如今的汪敦玉又有了新目标,黄精是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为了扩大黄精的使用范围、提升黄精的附加值,需要对黄精的生长习性有更加科学的了解。
“黄精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摘,但是不同季节采摘的黄精,其主要成分也有所不同。我打算下一步在每年的不同月份从不同的海拔地区采摘黄精,送去化验,详细了解不同时间段的黄精主要成分,帮助药农精准种植。”汪敦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