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碚区依托生态景观优势,整合蜡梅资源,发展蜡梅产业,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整体带动北碚乡村振兴建设。
小小蜡梅花 结出致富果
北碚区种植蜡梅已有500多年历史,品种达60多个,栽植面积上万亩,是我国蜡梅栽种面积最大、品种资源最丰富的蜡梅栽培区。
以静观镇素心村为例,在上世纪70年代初,斜石村四队就集体种植上百亩蜡梅,首次将蜡梅产业纳入集体经济。到90年代末,川心村小学周边种植蜡梅约300亩,形成了远近闻名的蜡梅基地。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北碚区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发展蜡梅产业,这让居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目前,北碚区现有花木种植面积6.99万亩,占全市总量的12.55%,蜡梅种植面积1.2万亩,占全区花木种植的18.2%,占全市蜡梅总面积的85%,主要集中在静观镇、柳荫镇。
但是单纯的依靠简单种植,初级售卖,那么不久之后迎来的将是同质化竞争。
北碚区委区政府经过研究,找到了合适的道路——坚持蜡梅产业融合发展方向,主要销售蜡梅鲜切花。同时,发展蜡梅种苗,通过压条、播种、嫁接、扦插等方式繁殖,素心蜡梅就主要采用压条繁殖,具有不变异、成本低等优势,可年产种苗16.5万株。
在如何扩大销量上,北碚区坚持与时俱进,利用抖音、宜花网等平台年销售量达10万束,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
目前北碚区蜡梅干花年产13吨,产值130万元。菩璞生物、荣伟生物二次开发的蜡梅香水、蜡梅精油等精深加工产品已达50余个,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
打造产业链 带动村民致富
静观镇、柳荫镇充分利用和发挥地理、生态、土地等资源优势,逐步探索确立了“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创建美丽休闲乡村”的总体思路,并通过项目招商、村企联建、股权化试点等系列举措,走上了创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团结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道路。
邓纪会是北碚静观有名的返乡创业人员,也被当地花农称为“蜡梅仙子”。2017年,她在广州进行蜡梅花主题花艺表演时,现场不少人觉得蜡梅漂亮,但大家却叫不出花名,产自哪里,这让她感到失落,决定要回家乡创业。如今,邓纪会的合作社已经发展起来,她要带领乡亲们一起让家乡的蜡梅花香飘得更远。
柳荫镇的吴贤文和罗自全都算得上是种蜡梅花的坚定追随者,现在他们依靠种蜡梅花成为了发展致富的带头人。他们通过土地出租和园区合作社就业获得的收入远比种粮强。
目前静观镇、柳荫镇的蜡梅园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劳作岗位,还创造了新型合作模式,带动近百余户居民共同致富。园区创造了“市场+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科普+赋闲”新模式,为农户提供蜡梅及其他花材的优质品种、技术指导,低价购买农资,产品兜底收购等,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带动农户共同致富模式。
同时,北碚区加强与西南大学合作,对蜡梅的有效成分进行萃取,先后开发出蜡梅香水、面膜、洁面皂等20多个品种;与中科院等机构合作,开发了蜡梅鲜切花礼盒、蜡梅精油、蜡梅护肤品、蜡梅冻干花、蜡梅桩头、蟠扎盆景等产品。
发展乡村旅游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近年来,北碚区除了通过蜡梅深加工延伸产业链,还从“卖花木”向“卖风景”转变,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
因为蜡梅产业的发展,北碚区因地制宜延伸了蜡梅文旅产品。近年来,通过举办蜡梅文化艺术节、蜡梅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游蜡梅博览园、泡梅林温泉、品蜡梅茶、赏蜡梅花、游素心品蜡梅特色美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市民来北碚旅游休闲。
以蜡梅为依托,创办蜡梅创意工坊,开发蜡梅为主题的插花艺术、蜡梅胸针制作、蜡梅书签制作等体验,每年接待游客2000人次。连续举办静观蜡梅文化节18届,年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近1000万元。
在重庆鑫峰园林,不仅花木品类齐全而且品质较高,具备很强的观赏性。很多来参观的游客除了可以欣赏花木外,还可以休闲娱乐、度假散心等。园林还设计有科普区域,为深度挖掘花木盆景文化,拓展精品园的商业途径,提供了良好条件。
此外,为了抓住机遇开发乡村游,北碚区一方面整治乡村风貌,在蜡梅、花木田间修筑道路,鼓励村民开设农家乐。另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从外地引来业主,建成多个集桩头盆景观赏、产品研发、文化科普培训功能于一体的蜡梅观赏园。
以静观镇为例,以蜡梅观赏旅游为核心,该镇先后建成山里院、陶花源、地科酒店、对山居等多家乡村园林酒店,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一手抓产业,一手抓文化。当前,北碚区借助蜡梅大力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基本形成了以“农+旅+文”为主题的全域旅游格局。下一步,北碚区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扩大蜡梅种植面积,延伸蜡梅产业链条,发展蜡梅加工产品,鼓励以蜡梅为依托的休闲观光、插花体验,促进蜡梅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