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令过后,祥云县东山乡干海村委会朝阳村的2000余株古梅树进入盛花期,一株株、一行行热烈地开放在田间地头。
一大早,村民罗思义、周建萍夫妇顶着寒风,在梅树旁的坡地上开垄、点种、盖土,种下今年的百合种子。“我们种百合七八年了,每年收入五六万元。”周建萍说,家里的4亩山地全都种上了百合。
朝阳村位于祥云县东北部,平均海拔2200米,是一个彝族聚居的小村落。村民有种植梅树的传统,果实用于酿造青梅酒、制作青梅果脯销售,村里种植卷丹百合也有上百年历史。2004年,村党支部成立了健民百合种植协会,示范带动、提供技术指导并积极寻找销售渠道,村民从中看到了希望,纷纷种植起了百合。截至去年,全村梅树下套种百合共计516亩,亩产值1.2万元,实现百合产值620万元。梅花与百合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带动产业与旅游经济融合发展。
干海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开荣是全村种植百合较早的农户之一。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干海村以“村党组织+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户发展百合种植,通过电商销售、本地商贩上门采购、外地客商收购等形式对外销售。“平均亩产值在1.2万元,品质最好的亩产值可达到4万元。”李开荣说。
去年,干海村百合种植面积达1720亩,村民仅百合一项就收入3200多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年来,干海百合先后获得“有机转换认证书”“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村里的百合基地获评“绿色食品牌”县级产业基地。去年11月,干海村获评全省“一村一品”(百合)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