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湖南草地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教授张志飞及其团队在休耕试验地块发现了绿油油的蔓生植株。经鉴定,为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野大豆。
野大豆又名小落豆、山黄豆、野毛豆等,是国家首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被列入《中国稀有濒危植物》红皮书,与雪莲、胡杨等同属渐危种,通常生长在海拔150—2650米的河岸、沼泽、岛屿向阳的矮灌木丛或芦苇丛等潮湿地带。
野大豆在湖南并不多见,此前在邵阳、长沙、衡阳、永州等地有零星发现,面积均较小。张志飞介绍,此次发现的野大豆群落极大可能来源于1—2年前鸟类传播的种子,繁殖后逐渐形成了种子库。该休耕地前茬作物为多花黑麦草,5月中旬刈割后试验地休耕。今春,湖南地区降雨频繁且降雨量较大,促进了种子库中耐湿性强的野大豆在较短的休耕阶段形成优势自然群落。
张志飞迅速组织成立了野大豆资源研究专题小组,在该保护地完成了野大豆植物学性状调研,观测了花、茎、叶、根等器官在不同生育期的生长变化情况,测定了不同生育期植株的营养成分和生物量,记录了群落特征数量指标。
野大豆根系较发达,在自然群落中呈绝对优势,周边杂草少,植株自然高度普遍为40—50厘米,少数株丛高达80厘米,地上生物量干重每亩可达500千克,在保护地的酸性黄壤中也可形成丰富根瘤。选育优质、耐旱型的野大豆资源可用于夏季绿肥、酸性红黄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
值得关注的是,野大豆群落经历了湖南少有的春夏高降雨量和夏秋持续干旱,仍保持旺盛生长。其兼具苗期耐渍、成熟期耐旱等特性,这一矛盾对团队后续开展抗性基因挖掘和新品种选育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团队持续对采集的野大豆种子进行种子成熟度和苗期抗逆性试验、野大豆群落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特征相关性研究、优质基因挖掘和新品种选育等系列科研工作。目前,张志飞经与湖南省国有林和种苗工作站商定,计划在2023年初对湖南省野大豆种质资源进行普查,建立湖南省野大豆资源分布图谱,为开展野大豆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育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