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由于城镇化和经济增长,耕地面积保护面临更大的压力,为了满足人们对营养健康和多样化食物的需求,我们的食物生产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从耕地资源向全方位、多途径的食物资源拓展,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全方位开发食物资源,多途径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在这种大食物观的思路下,“未来食物”大有可为。
“未来食物”主要是指为了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高品质及多元化需求,在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气候、自然资源依赖的基础上,利用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3D打印、细胞培养、基因编辑、智能制造等颠覆性前沿技术,生产加工而成的更健康、更安全、更营养、更美味、更高效、更可持续的食物。“未来食物”的生产及资源利用方式变革了传统的食物生产制造加工模式,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食物安全、实现可持续的食物供应,目前已被视为保障未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未来食物基于科技创新的植物工厂、藻类工厂、动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工厂、人工合成等新型食物生产方式,高效生产粮食、蔬菜、肉、淀粉、油脂、蛋白质和功能性营养素等食物。典型代表是人造肉,即人工制造出来的,而非通过养殖动物获得的肉,主要包括植物蛋白肉(植物肉)和细胞培养肉(细胞肉)。人造肉起源于荷兰,2013年荷兰科学家利用干细胞技术成功培育出全球首块实验室牛肉。与动物肉相比,人造肉能够有效控制其营养成分,避免传统肉类中的病毒疫情。人造肉具有低热量、低碳排放、高蛋白转换效率的特点,既可以缓解畜牧业带来的资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水污染、森林和草原破坏等环境压力,也可以缓解食物短缺,满足人们对动物福利的关注,还有利于人们的健康营养。目前人造肉的技术尚未完全成熟,规模化生产不足,价格高于传统肉类,产品口感还有待改进,消费者认可程度不高,但是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另一方面,未来食物注重对可食昆虫、可食花等食物新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从而从源头上提高食物的多元化和可持续性,保障食物供给。例如,昆虫存在于全世界20亿人的传统饮食中,可食种类超过3000种。可食昆虫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且易为人体所吸收,还具有抗凝血、溶解血栓、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等特殊作用,因此可食昆虫的营养价值高,是优质的蛋白和能量来源。同时与养牛等传统肉类生产相比,昆虫的饲料转化率高,排放的温室气体相对较少,氨气也很少,对土地和水的需求也明显减少。作为未来食物和饲料的蛋白质来源,昆虫的生长过程生态友好,对地球造成的伤害远远小于肉类的消费。因此,昆虫养殖可能提供一种可持续的食物生产方式,但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仍然是采用昆虫作为食物来源的一个主要障碍。
总的来说,探索“未来食物”是落实大食物观的重要途径,有利于缓解资源与环境压力,推动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促进居民营养健康。未来食物的发展取决于科技,这涉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基因编辑等多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要求从单一生产环节的创新转变为全产业链的链条式交叉融合创新。同时也要加强对未来食物的安全评估和监管体系建设,加大对未来食物的宣传和教育,引导消费者认可和接受未来食物。这些,既要积极探索也要徐徐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