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紧“责任阀”
平凉市高位推动建立林长制责任网络。围绕党委领导、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源头治理的长效责任体系,建立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林长的“双林长”工作机制和全域覆盖的市、县、乡、村四级林长责任体系。林草资源管理责任主体由林草部门提升到党委政府。全市共设立各级林长5262名,选聘生态护林员8319名、草管员1223名,构建起“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造、责有人担”的林草资源管护“全覆盖”新机制。
平凉市完善制度体系,先后制定出台市县两级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议事规则,林长制会议、督查检查、部门协作、信息报送和公开、林长履职述职等配套制度,把林长制运行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考核,建立完善高位推动工作机制,真正落实林长制由“冠名制”到“责任制”,把林长履职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考核,倒逼责任落实。
全市各级林长认真履行林草资源保护发展主体责任,多次开展巡林检查,落实管护责任,及时发现问题,督促落实整改。各级林长办积极协助开展巡林检查、督导调研,加强林草资源监管,加快破坏林草资源违规违法案件查处整改,累计下发各类林长令20个,工作提示单、督办函30余件,开展巡林调研、督导检查100多次。
织牢“防护网”
平凉市扎实开展打击毁林专项行动,以问题为导向、以落实林长责任为抓手,按照“清存量、遏增量、破难题、建机制”的要求,组织开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清零”工作。各级林长采取召开会议、深入现场督办、定期不定期调度、会议约谈等形式,随时掌握整改进度,积极衔接解决整改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开展林草湿生态综合监测,调查核实疑似图斑3021个,查处整改案件145宗,在全省率先完成了破坏森林资源违法案件“清零”工作。
各级林长分片督查、护林员分段巡查,以“林长制”压实防控责任,积极开展林草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疫源疫病调查、林木种苗检疫、外来物种入侵监测等工作,完成检疫执法42次、苗木检疫1021万株,检疫木材及木制品19批次1000余立方米,建立有害生物监测点35个,开展林业有害生物调查90次,指导崆峒山、崇信县新窑林场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全市无公害防治面积达到29.17万亩,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
各级林长认真研究森林草原防火方案预案、组织指导开展防灭火实战演练以及突发火情处置10多次,开展防火检查80多次。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宣传“进校园、进村社、进家庭、进景区、进集市”宣传活动30余次,制作发放各类防火法律法规、“禁火令”等宣传资料约1.6万份,发送公益短信微信等26万余条,张贴警示标语1500余条。全市依托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在重点林区建成视频监控塔7座、道路卡口16个、购置防灭火设备379套、配发无人机9架、四轮越野摩托15辆,初步形成了空中巡查、高山瞭望、地面巡护的立体巡护体系,织牢了森林草原防火网。
下活“一盘棋”
平凉市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取得新进展。起草制定科学绿化实施意见和林草种苗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督促落实国土科学绿化,严格带图班申报计划,带位置下达任务,开展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依法依规安排绿化用地、严把设计施工管理,合理确定绿化规模强度,明确城镇、乡村、面山、道路、水系堤岸等绿化重点,推广现代化营造新技术,切实解决“在哪造”“造什么”“怎么造”的问题,全市完成造林封育22.55万亩,实施街巷道路绿化提升工程1130亩,累计创建国家森林乡村20个、省级森林小镇25个、森林人家98个,开展全市古树名木和乡土树种普查,编印古树名木名录,起草的《平凉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已施行。
全市林果产业开发迈出新步伐。打造百亿级苹果产业集群,引进加工生产线7条,新建保鲜库2座、果品市场4个,产业链项目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7亿元;落实果园标准化管理措施142万亩,搭建防雹网5500亩,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44.29万亩,培训果农1115期17.28万人(次)。2022年,全市苹果产量215万吨,产值超过110亿元。
资源管护水平得到新提升。平凉市出台《林长制“五个一”服务平台指导意见(试行)》,探索建立林长述职述责制度,逐级夯实林长责任,制定林长制工作考核办法。构建林草、公安、检察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林政执法能力建设。严格林地草地用途管制,审核转报重点项目、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用地申请30宗,开具林木采伐许可证156份。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夯实了平凉市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