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管涔国有林管理局扎实推进林草融合发展,在全面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工作中科学引导草原生态旅游发展,持续改善草原生态状况,逐步探索出一条保护草原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管涔国有林管理局辖区内草原面积达31万亩,占全局经营总面积的22.4%。该局将草原保护纳入局、场、站三级林长职责范围,制定出台了考核办法,促进了草原保护责任的落地落实。该局还将草原联合防火、草原联合禁牧拓展到局与县、局与旅游公司的联防联护中,形成了“重要工作联合部署、重点时段联合督查、重点区域联合巡护、重点部位联合把守”。此外,该局还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组织管护员不间断地开展巡护宣传,每年开展“草原普法宣传月”活动,通过发放保护宣传资料、制作图版、发布宣传纪录片,利用报刊、网络、短视频等媒体平台,不断提升社会公众草原保护意识。
管涔林区是山西母亲河——汾河的发源地,还是桑干河、滹沱河、岚漪河、朱家川河的上游区域,有“五河源”之称,是全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在山西“华北水塔”地位中有特殊重要的区位优势。近3年来,管涔国有林管理局率先在荷叶坪和马仑草原实施草原修复1.3万亩,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同时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亚高山草甸生态修复的技术模式,为合理利用草原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更好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管涔国有林管理局实施了严格的禁牧措施,在草原四周设置防护网,雇佣当地村民加强巡护,阻止牲畜进入草原封禁区,堵住野猪危害,减除各种干扰,促进草原植被的自然更新与修复。对于草原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产生侵蚀沟、基岩裸露等区域,该局实施人工治理,通过修筑排水渠、拦截坝、外运客土填平、就近小面积移植草皮等方式进行修复。同时,该局在秋季选取当地草种,并适当加入多年生黑麦草、紫羊茅、草地早熟禾等高寒草种,开展撒播草籽促进草原恢复工作,使工程治理区内草地生态状况持续好转,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逐步提高。根据草原鼠害和虫害发生的特点,管涔国有林管理局在每年5月前采取架设招鹰架、鼠洞投药等防治措施对鼠害进行防治,6—7月开展重点针对蝗虫的燃放白僵菌粉炮的生物防治工作。
在草原保护修复的过程中,管涔国有林管理局将草原分为游览观光区、生态修复区、合理放牧区,不断探索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管涔国有林管理局在荷叶坪和马仑草原周边埋设了24公里围栏,禁止周边村民无计划放牧。该局在合理放牧区设置了固定监测样点,与山西省林科院、山西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进行合作,联合开展草原载畜能力研究,逐步探索在保护好草原的前提下合理放牧,促进草原植被自然更新。为最大限度降低旅游活动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干扰,该局合理规划草原生态旅游观光路线,铺设悬空木栈道8公里,逐步完善草原旅游基础设施,安排专职引导员,对游客踩踏草原的行为进行劝导,让游客有序走进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