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北京,春风和煦。3月14日,由白山市主办的“中国人参产业示范区”建设规划论证发布会在这里举行。
“中国人参产业示范区”由启迪设计集团规划设计,以“中国最高级别人参源地、长白山下雪国风光国际文旅度假胜地、全域5A创新示范区”为目标,统筹人参种植、加工与销售,空间布局借鉴人参的“三丫五叶”构造,“三丫”即三条发展主线,包括人参文化丫、森林矿泉丫和冰雪经济丫;“五叶”包括参贸叶(万良镇)、参旅叶(松江河镇、池西区)、参养叶(长白山国际度假区、长白山鲁能胜地)等。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主持下,与会专家就“中国人参产业示范区”建设规划作论证发言和点评。他们普遍认为,使用人参治疗新冠重型和危重型病人效果良好。同时,随着人们对人参药用、食用、保健价值的认识更加深刻、应用更加广泛,人参产业进入了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人参产业示范区”立足长白山,辐射吉林乃至东北,既能起到兴边富民的示范效应,也将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范例。
“百草之王”展新姿
被誉为“百草之王”的人参,自古以来,作为名贵中药材和滋补佳品,在“药”“食”等方面的价值备受世人称颂。
人参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在我国至少有3000年应用历史,因其极高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备受推崇。经研究发现,商代人就已经食用人参。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人参极为推崇,认为能“治男妇一切虚症”,民间甚至把人参当作可以续命的“神药”。
2020年版的《中国药典》也明确人参能够“大补元气”。人参被用于新冠重症患者的救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介绍,一些出现血氧饱和度低、气喘、憋闷的重症患者,服用“独参汤”几天后血氧饱和度往往就稳定了,继续服用几天保持稳定后就可以摘掉呼吸机,人参的补气功效起到了良好的作用。2020年2月,工信部将人参饮片列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医疗应急)清单中。
随着现代药学对人参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药理作用更加明确,作用机制被不断阐明,人参创新药物的开发与研究步入快车道。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安神益智是人参的两大强项。人参属植物中分离出的人参皂苷已有约300种,人参皂苷在抗癌、抗炎、抗肥胖、调节代谢紊乱、改善记忆力以及保护心血管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创新药物也取得了重大科研进展。目前,全国获批上市的含有人参皂苷的药物已有10多种,人参创新药物开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生态优良奠基石
地处长白山腹地的白山市,包含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60%的面积,素有“立体资源宝库”“长白林海”之美称。
高达84.5%的森林覆盖率,肥沃的林地土质,适宜的气候,为人参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最佳生态环境。全市林地资源140.7万公顷,其中适宜发展人参面积40万公顷,可开发的参地资源20万公顷;适宜发展林下参的林地34万公顷,全市可开发参地资源可利用100年以上。同时,深厚的人参文化底蕴,宝贵的人参文化积淀也将为人参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白山人参栽培历史悠久,是全省人参栽培技术最先进的地区,人参每平方米平均单产为2.7公斤。建成了一批规范化、标准化程度较高的生产基地,GAP标准的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人参加工转化能力日益增强,年加工鲜参占总产量的40%。先后开发出“人参单体皂苷”“人参提取液”等一系列高科技含量的人参精加工产品。
品质优。特定的物候条件,孕育特定物种。长白山地区森林茂密,矿产资源丰富,土壤中富含微量元素锗。这里出产的人参中,锗的含量大大高于别处生长的人参。质量上乘的长白山人参,其人参总皂苷、单体皂苷、挥发油、总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其他地区的人参。
产量高。“中国人参看吉林,吉林人参看白山。”中国占世界人参产量70%,吉林省占中国人参产量60%,白山市占吉林省人参产量50%,境内的抚松县被誉为“中国人参之乡”。
市场大。白山市是全球最大的人参集散地,现已建成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长白山特产城、靖宇道地中药材交易市场三大人参销售市场。全市年出口成品参占全国出口量的70%。其中,国家级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年交易额近200亿元。
应用广。经过多年的开发和研究,人参已不再是单一的药用植物,其有效成分经过加工后已经可以应用于更多领域。目前,白山市已经开发生产人参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和成品参五大类、300余款、820余种产品,人参产品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品牌响。全市积极从人参核心产区实际出发,不断加快品牌的整合步伐,合力打造吉林“长白山人参”品牌。全市人参产业共有品牌产品100多个,加盟“长白山人参”品牌累计达到13户企业、47种产品,分别占全省总数的一半。
科研力量雄厚。该市成立了人参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栽培技术、检测技术行业领先,与吉林大学共建长白山资源与健康研究院,研发了人参皂苷、人参多肽和人参多糖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精深加工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人参文化厚重。长白山地区有1500多年的人参采挖历史和450多年的栽培历史,长白山采参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的动画片《人参王国》在央视播出,“老把头”孙良、人参姑娘和人参娃娃等家喻户晓,成为一代人的童年记忆。每年秋季的“长白山人参节”吸引了世界各地客商齐聚长白山,共享人参文化盛宴,人参节成为驰名中外的文化品牌。
林海参乡再出发
森林覆盖率87.6%、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国人参之乡、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级中药材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位于北纬42°长白山人参核心产区的抚松县,拥有1500多年的野山参采挖史、450多年的人参栽培史。
这里的气候和土壤极适应人参的生长,这里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的发源地,水质条件优越。人参销售量占全国的半壁江山,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县有4.5万人直接从事人参产业,农业人口占比44%;有48户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有7家入围省级科技“小巨人”,有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注册人参类产品商标500余个,其中有18个著名商标、30余种名牌产品;交易旺季日上市交易人数达2.5万人,年均鲜参交易量5万余吨,干品交易量1万余吨;注册人参业户3500多户,400多家合作社,其中有省级示范合作社29个。
如今的抚松,开启了新的征程,高起点、高标准打造人参产业园区,高标准建设中国人参博物馆,高质量打造“中国人参产业示范区”,向着中国最高级别人参源地、长白山下雪国风光国际文旅度假胜地、全域5A创新实践地阔步前行。
内涵驱动,三产融合,全面促进人参产业提质增效。全面推进、统筹布局野山参、林下参和园参种植,巩固发展生态人参种植农业,全面带动道地药材与长白山特色经济物种植。精准延链补链强链,打造“1+1+1”制造业体系。深耕做透全产业链,精准谋划产业项目库。充分利用优良的生态资源,延伸人参经济,发展冰雪经济、生产性服务业、健康食品产业。全域提升配套完善储、运、销体系,内联环长白山区域,外联国际国内,构建“物流+电商”产业生态圈,助力人参全域营销、全链开发。数字赋能,构建产业数字服务平台。结合国家级综合交易市场建设,打造中国最大的人参产业交易及综合交易服务互联网平台。加强政企学合作,高质量搭建三产链通的国家级平台载体,全力实施人参产业开放创新计划,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文化赋能,强根铸魂,擦亮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品牌底色。以人参为主线,设计多元主题旅游产品,构建全季全时全域旅游新格局。IP化打造人参文化,通过文化传承、文化再生、文化活态,使传统文化现代演绎,再现新意。
全域协同,有序分工,构筑示范区集群化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发展区规划结构为“三丫”生“五叶”。“三丫”即三条发展主线,包括人参文化丫、森林矿泉丫和冰雪经济丫。重点发展区“五叶”为参贸叶——万良镇、参根叶——抚松镇、参泉叶——泉阳镇、参旅叶——池西区和松江河镇、参养叶——长白山国际度假区和鲁能胜地。核心发展区“五叶”为参创叶,围绕教育、科研、创新、孵化主题,打造“城市智核”,形成人参产业最前端的“人参科创部落”,前沿科技、尖端技术、活力人群齐聚的“中央舞台”;参文叶,打造文化客厅、对外窗口,展现人参文化、民俗文化,发展森林康养、人参商贸;参雪叶,以冰雪为主题,辅以会议会展功能;参药叶,发展人参医药产业;参饮叶,把人参与矿泉水的资源优势叠加,以饮品产业为主题,重点打造特色人参饮品产业区、长白山矿泉饮品产业区。
不久的将来,一个生态、高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人参产业示范区”将展现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