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印象中,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以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形象存在。近年来,山西引入林业生态扶贫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推行购买式造林、集体公益林托管等创新造林机制,以吕梁山生态脆弱区、环京津冀生态屏障区、重要水源地植被恢复区等为主战场,持续加快国土绿化步伐。
目前,山西已进入“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新阶段。清查结果显示,山西省晋城市森林覆盖率34.83%,居全省各地市之首,全省11个地市中,共有晋城市、吕梁市等5个地市森林覆盖率高于全省水平。
其中,共有3个县(区、市)森林覆盖率超过50%,长治市沁源县以54.12%居首,运城市临猗县51.65%、吕梁市交城县50.41%分列二、三名;大同市平城区、临汾市曲沃县等17个县(区、市)森林覆盖率低于10%。
山西呈“两山夹一川”的地形地貌,吕梁山、太行山分列东西,“两山”既是革命老区,又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更是山西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围绕荒山增绿、群众增收两条主线作文章,山西坚持在一个战场打赢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其中,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购买式造林、生态扶贫经验入选第二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
大宁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南端,面对贫穷和生态脆弱的双重困境,该县实施购买式造林,通过兴林增绿让民众增收脱贫。2018年,全县购买式造林5.3万余亩,生态脱贫1562户4699人,占总贫困人口三成多。根据规划,大宁县拟用时3年左右,投资1.6亿元,以实现20万亩荒山造林绿化全覆盖,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云龙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宜林荒山绿化,以实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5%,并为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26%的目标储备资源,让绿色山西的底色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