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本土企业改良,加入南瓜、蒜等辅料降低辣度后,黄灯笼辣酱与椰子粉一样,成为海南备受欢迎的特色农产品。随后入职海南老字号品牌企业——南国食品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国食品”)的符荣,负责管理生产,几乎走遍岛内所有黄灯笼椒种植基地,熟悉种植、生产、产品研发等各个环节。
风味独特的黄灯笼辣酱偏小众,在南国食品董事长徐国华看来,这海南独有的辣椒品种,可以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离不开线上渠道的开拓。如今,老字号不仅仅将线上当作销售渠道,更是品牌打造阵地,与新电商平台一起推动小众地域特色产品出圈。
辣椒界“一哥”藏身海南
国内辣椒界,黄灯笼椒是个特殊的存在。它外表金黄,色泽鲜艳,看似与毫无辣度的水果椒无异,但其辣度高达17万个辣度单位,在世界辣椒中位居第二,一口就能辣到让人头皮发麻。它与云南象鼻涮涮辣、贵州遵义小米辣、重庆石柱朝天红并称辣椒界“四大天王”。
黄灯笼椒起源于南美,喜高温,最终落在了气候适宜的海南。目前,文昌、万宁、陵水、琼海等地是主产区,种植历史已超五百年,是海南独有的特色农产品。在海南,无论是吃白斩鸡、海鲜,还是来一碗粥,黄灯笼椒酱都要安排上。这是追求天然纯粹味道的海南人做饭时必备的烹饪伴侣。
不过,经历品种改造之前,野生的黄灯笼椒仅在当地零星种植。符荣说:“野生黄灯笼椒易感染病毒,产品产量、质量不高。一亩产量仅500斤,很难实现规模化种植。”
符荣也常听农户提起,野生品种产量低,导致黄灯笼椒售价较高,一斤高达10多元,是现在的三倍。“陵水、万宁虽有农户种植黄灯笼椒,但产量少又贵,很难商业化,自然难走出岛。”
品种改良实现产业化
为破解制约黄灯笼椒产业化难题,21世纪初,一批热爱辣椒的学者已着手培育新品种。据了解,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一直从事辣椒种质资源收集、创新利用与配套栽培技术研发工作,2009年成功培育出黄灯笼椒新品种。时任该院热带蔬菜研究中心副主任的曹振木及其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培育出杂交一代辣椒新品种“热辣2号”,也是我国第一个“中国辣椒栽培种”杂种一代新品种。
“新品种香味浓、抗性强,亩产量可提高至6000斤以上,产量增加了5倍以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子记说,新品种克服了原有品种坐果少、晚熟、综合抗病能力弱的特点,该品种抗病毒能力强,又具备辣度高、风味好等优点。改良后,种植范围扩大至文昌、琼海、陵水、万宁、定安一带。
规模化种植后,黄灯笼椒的田间收购价随之降低,本土企业顺势推出黄灯笼辣酱。皮薄香味浓的“热辣2号”是酱用型辣椒新品种,制作出来的辣酱辣中带有果香,口感、风味俱佳。目前,南国食品、春光食品等企业制作辣酱均采用该品种。在拼多多平台上搜索“黄灯笼辣酱”,多个品牌单品销量达10万+。不少初次购买的消费者在评价中提及“辣度满意”“0油脂,可以打败老干妈”“减肥期首选酱料”等,圈粉年轻人。
挖掘新赛道尝试线上突围
黄灯笼辣酱的火爆与海南旅游市场的发展同步。海南旅游市场起来后,它的销量也起来了。作为老字号的南国食品原本在线下不愁卖的情况下,并未思考如何推动其出圈。但在消费习惯改变的新形势下,也逐渐重视线上销售,选择与平台合作,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
“我们的产品种类多,分为椰子类冲饮、糖果零食和调味品。初期将线下爆款复制至线上后,发现并不好卖,很难起量。”南国食品电商运营人员小凯提到,无论是产品布局、品类升级,或追市场热点方面,都发现了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
去年下半年,南国食品加入拼多多“超新星计划”,制定了专属运营计划。“最初,转到线上并不知道从哪个品类或单品来突破。”小凯表示,根据平台建议,前期选择偏小众且有优势的冲饮类作为主打品类,椰子粉、咖啡、麦片等一个月内即起量。
对于更加小众的辣酱,为进一步提升销量,南国食品根据平台建议将其定为线上错位引流的爆款,推出平台专供规格。“冲饮品类增长到一定时间后达到峰值或饱和。辣酱引流可吸引到不同的用户群体,提升店铺访客量。”小凯表示。
“线上平台提供数据支持,帮我们把消费者的意见整理起来,也有利于我们对黄灯笼酱的配方、口感、包装等进行改良,更贴近消费者的需求。”徐国华介绍,目前,南国食品、春光食品的黄灯笼辣酱早已拼成“10万+”爆款。
黄灯笼辣酱的出圈也带动了农户增收。4月底是万宁黄灯笼椒采摘的季节,符荣带着团队来到万宁治坡定鑫种养合作社验收产品。该合作社带头人于2016年开始改种黄灯笼椒,因收益稳定,已有70多户村民加入合作社。据了解,南国食品目前与海南30多家种植基地提前签订合同收购辣椒,农户不用担心销路。
如今,从规模化种植、加工到销售,黄灯笼辣酱已拥有成熟的产业链,工厂每年以约定好的价格收购果子,农户的收益得到保证。海南龙华区的部分村以“农户+村集体公司+企业”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黄灯笼椒成为当地带动乡村振兴的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