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对生态有如此大的投入。世界上很少有这样的地方,人们想尽办法来保护一个物种。”
这是美国探险家保罗·萨洛佩克发出的感叹。
目前,萨洛佩克正在中国进行他的徒步之旅,他已经走过了云南、四川、陕西等地,并计划继续徒步抵达中俄边境。
在徒步过程中,保罗一直在社交媒体上记录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特别是绿色中国的独特魅力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在云南,保罗感叹于这里野生动植物种群的丰富和保护的完善;在四川,他看到大熊猫在得到妥善照料的同时,科研人员还在不断探索和完善野化放归的方法......
一些海外网友在看到保罗的记录后,在社交媒体上留言说:“对于从前只看到中国大城市照片的我们来说,这样的中国真有趣。”
美国自然环保摄影师凯尔·奥巴马也长期关注和参与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在他眼中,近年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在这些成绩背后,中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凯尔回忆说,他曾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区域内拍摄到了很多珍稀野生动植物。
他说:“我觉得中国设立国家公园可能是对自然保护最大的进展。每个国家公园有非常不同的景色,比方说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我跟当地的一个协会去调查当地的物种——久治绿绒蒿。我走了9天去寻找绿绒蒿,终于找到了,然后把照片也拍下来。我就觉得这张照片特别的珍贵,而且能够证明在青藏高原和三江源有多么丰富、宝贵、独特的植物。”
除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我国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还有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和武夷山国家公园。
从2021年宣布正式建立以来,中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覆盖超5000平方公里,虎啸山林、豹走青川的景象重现;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曾一度被怀疑已经灭绝的物种——海南长臂猿种群得到修复。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川金丝猴、绿尾虹雉、朱鹮、珙桐、红豆杉等8000多种野生动植物相生相伴……而在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经过不懈努力,生态系统逐渐好转,生物多样性得到极大恢复。
除了已经设立的国家公园,我国还科学布局了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陆域面积10.3%,将实现保护规模世界最大、保护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
对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执行主任、“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联合主席埃里克·索尔海姆予以高度评价,他说:“中国提出将在2035年建成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实际上,目前中国已经有多个国家公园已经启动或正在建设中。比如,中国最大的国家公园在青海三江源地区,三江源国家公园对雪豹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卓有成效。”
一些外媒也关注到了中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成就。阿联酋《国家报》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报道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区域内,旗舰物种雪豹的生存情况。报道说,由于补偿机制越来越完善,当地牧民和雪豹等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少,一些牧民经过培训后也成了野生动物的保护者。
彭博社的报道说,为了给国家公园中的护林员提供助力,政府请一些企业帮助他们利用5G、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例如,华为开发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已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投入使用。
据了解,目前国家林草局和各地正在按照有关要求,稳妥有序开展新的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发展中心副主任孙鸿雁说:“我们正在推动祁连山、钱江源、南山、神农架、香格里拉5个原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持续完善设立条件,推进黄河口等12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开展创建工作,并且已经对部分的候选区完成了第三方创建评估的工作。”
以国家公园为平台,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
津巴布韦环境学家塔文哈维说:“设立国家公园将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生态、也会推动旅游业发展,为进一步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提供资金来源。我觉得这一举措特别好,能够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采取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