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森林面积仅有8000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仅有8.6%。沧海桑田的变化,来自几十年来一代一代群众的接续奋斗。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坚持不懈走绿色发展之路,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和行动计划接续开展、不断强化。
在内蒙古,天然林保护工程使这里的森林资源得到恢复性增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毛披碱草等新种群在多地发现;在黑龙江,天然林资源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近2000万公顷天然乔木林得到休养生息,十八大以来,全省累计完成营造林117.5万公顷,森林面积增长3.4%,一些早已销声匿迹的野生动物再度跃入人们的视野……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仅天然林保护工程这一个项目,就累计减少天然林采伐3.32亿立方米!在保住森林精华的同时,在过去20余年中,我国两轮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实现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3.1亿亩。如今,我国森林资源面积居世界第5位,人工林面积多年来稳居世界之首。
喜人绿色在中国广袤大地上不断延展,林海生金,正在变为现实。
曾经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的陕西延安,“绿色革命”使全市森林覆盖率从1999年的33.5%提高到2022年的53.07%,“森林城市”名副其实;在湖南湘西等地,林药、林果、林旅等林下经济、绿色经济,正在让村民们从“绿色银行”中受益……
10年来,国家储备林建设也为大地增绿作出了突出贡献: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建设国家储备林9200多万亩,工程建设区总蓄积增长2.7亿立方米。“十四五”期间,国家储备林还将建设3600万亩以上,增加蓄积7000万立方米以上。
在一个个绿进沙退、荒原变林海的奇迹背后,离不开科技支撑。经过不断探索,我国因地制宜,走出一条以水定林(草)、量水而行,乔灌草结合、封飞造并举的科学造林之路。目前,我国已全面实行造林绿化任务带位置上报、带图斑下达等工作规范。
我国引领全球绿化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三北工程被国际社会赞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