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团锦簇、绿意盎然的六月,宜良县再度成为全国苗木行业关注的焦点。
第十届中国昆明国际观赏苗木展览会暨2023宜良花街节期间,“绿美云南+”苗木经济产业峰会、2023中国·宜良第六届国际三角梅行业峰会、2023年昆明花木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研讨会等3个高规格峰会在这里举办。全省16个州市的200余家苗木企业参展,国内花卉苗木行业的众多专家、学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汇智聚力,共商云南观赏苗木产业发展大计。
加速推动苗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云南省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实施以来,云南观赏苗木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期。
云南林草系统努力把云南生物多样性资源优势转化为苗木产业优势,积极构建现代苗木生产经营、苗木市场和流通、产业科技创新、苗木产业服务、苗木文化、苗木旅游等六大体系,为“绿美云南”建设奠定重要的基础保障。
各级林草部门在保护优先前提下,挖掘资源优势,抢抓政策窗口期,拓展产业链条,全省观赏苗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产业效益日益突出,成为种植业中效益较好的产业之一,形成以常规造林、城镇绿化苗木为主,盆花、盆景等为辅的生产格局。2022年,云南省苗木种植面积65万亩,苗木产量近15亿株,种苗生产经营单位3500余户,重点苗木企业达476户。
近年来,昆明市着力育龙头、促集群、强品牌,提升苗木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建立龙头企业梯次培育壮大机制,实施苗木企业“育龙计划”,培育国家级涉苗龙头企业2家、省级31家。按照“全域布局、引展入市、精品入园”理念,形成一基地(云南精品花卉苗木种植基地)、一园区(苗木花卉产业园区)、一展会(中国昆明国际观赏苗木展)苗木产业发展格局。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以“中国三角梅之乡宜良”为重点,培育三角梅专利36项、品种306个、造型124种,实现年销量5000万株(盆),总产值10.6亿元。
“我们努力做好三产融合文章,线下线上结合拓宽销售链,2022年苗木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昆明市林草局负责人介绍,昆明市以“绿化+美化”延伸产业链,实现盆景苗木产值突破4亿元;以“生态+旅游”提升价值链,宜良樱花谷、三角梅主题公园等景观苗圃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以“植物+数字”探索区块链,建成全国首条植物区块链,面向全国打造版权服务平台和数字林业信息资源应用平台,累计登记数字植物版权2500件。
昆明市创新保障机制,引入投资46亿元,实施“国家储备林+苗木产业”项目38.12万亩,发展山地苗圃3万余亩,种植苗木80余万株,年培育乡土树种苗木500万株以上,实现了生态良好、地方发展、企业获益、农民增收的共赢目标,2022年,全市苗木综合产值达61亿元。
“我们把荒芜的山地改建成苗木生产基地,从造型罗汉松、香樟、球花石楠,到栾树、滇朴、黄连木,树树是精品、棵棵成景观,常年保有成品库存苗木4万余棵,带领30余户村民共同发展。”宜良乙方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静说。
产业发展呼唤转型升级新路径
宜良县是云南省最大的绿化苗木花卉生产地和集散地,被誉为“中国花卉苗木之城”,已成功举办了9届国际观赏苗木展览会。
走进该县沛东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小白龙示范基地,11亩的植物公园内,草木葱茏、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几十种观赏苗木被布置得赏心悦目。
“打造植物公园是尝试通过空间运营,给市民提供一个优美的环境和场所,吸引人流量,带来新商机。”沛东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负责人梁大地坦言,传统做法已难以体现产品的附加值,希望通过应用展示、场景展示、融合其他业态,让经营有更多的可能性。
新形势下,云南昆明苗木产业发展优势是什么,如何抢抓“绿美云南”行动机遇,实现苗木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主管部门管理者和广大经营者最关心的问题。
此次齐聚宜良的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主管部门管理者共话新认识,探讨新发展,分享新实践,大家认为要实现产业升级,就要坚持专业化、精品化、园艺化、品牌化发展方向。
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副教授魏开云认为,云南花木产业资源丰富,应通过推动产教融合、丰富产业内容、打造服务生态、增强文化自信,让绿水青山多渠道变成金山银山。
“云南本土自然资源丰富,可以通过多业态融合打造专业的小而精、小而美的文旅融合项目,以花木带动研学、体育、近郊旅游等。”杭州市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战略中心副总裁陈振华说。
“云南生态、气候、风景都非常宜人,但缺乏真正高端的园林园艺景观,需要大家齐心努力。”成都花乐园花境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春梅认为,园林园艺行业应该持续聚焦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发力点,持续提升园林园艺产品的文化属性、元素和产品附加值。
在贸易流通方面,浙江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长安苗圃总经理童民灿认为,实现精准销售运营,要精准定位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好云南的气候优势,选择合适的植物做好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本土企业,张永静对未来信心满满,他表示,随着国内经济的全面复苏,将立足云南市场大力发展乡土苗木产业,继续擦亮“云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