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地处山东半岛西北部,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濒临美丽富饶的渤海湾,海岸线长108公里。1988年撤县建市,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首批跨入“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山东省30个经济强县”行列。
丰富的自然资源。莱州历史悠久,风光绚丽。自古就有“齐鲁之甲胜,天下之名疆”的美誉,秦始皇、汉武帝、宋太祖等曾在此留下过足迹。莱州资源丰富,物华天宝,是中国石都、中国草艺品之都、中国月季之乡、中国黄金生产基地、盐及盐化工基地、石材加工出口基地、商品粮生产基地、玉米良种基地、海珍品养殖加工基地。
完善的基础设施。莱州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备,威乌高速公路、s264省道、大莱龙铁路贯穿全境,国家一级开放口岸莱州港5个5万吨级泊位扩建工程正在进行,到2007年港口吞吐能力可超过2000万吨;总装机容量43.8万千瓦的3个风电项目和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站工程年内开工,胶东引黄调水莱州段工程正在实施,境内水、电等资源供应充足。
良好的产业基础。莱州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发展迅速,构筑了“两条经济带、五大产业聚集区”的经济发展框架,工业形成了机电、建材、黄金、盐及盐化工、工艺品五大支柱产业,农业形成了种苗、果蔬、畜牧、水产四大产业,服务业形成了商贸、物流、旅游三大产业。
优越的开放环境。莱州面向世界,全面开放,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现有外资企业500多家,中海集团、环球石材、美商康家等国际知名企业落户莱州。莱州将坚持一贯的“亲商、惠商”政策,为投资者在工作生活上提供较大的便利,营造一方投资热土。
和谐的社会秩序。莱州城市优美,和谐文明,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生活环境宜人,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等称号;2005年,首批进入山东省文明城市行列。
“朱红万亩竞相开,要看月季莱州来”。莱州素有“月季之乡”的美称,栽培月季花已有600多年历史,培植月季花600多个品种,年产花苗1000多万株,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5月,在“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月季专项展中,莱州送展月季品种202个,获奖牌27枚,名列各参展省、市之首。
依托莱州月季悠久的种植历史,1990年莱州市人大常委会确定月季花为“莱州市花”,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莱州市月季花节”。按照“政府协调、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突出实效”的思路,确定了“以节联姻,以展招商,扩大影响,发展经济”的节会宗旨。至今,已走过了十六个春秋。
十多年来,经过莱州人民不懈地实践和探索,每年的月季花节都力求做成精品,做出特色。莱州市月季花节经历了由小到大,由政府举办的一个地方性节会到全民参与、享誉国内的融美化城市、旅游观光、招商引资、贸易往来为一体的盛会。
市场运作,突出民间办节特色。月季花节坚持走“政府协调、社会参与”的路子,通过发动企业办节、社会办节,不但节约了政府财政支出,而且进一步完善了节庆活动市场运作方式。近年来,随莱州月季花节对外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众多企业都纷纷在节会期间借助发布广告、冠名举办活动,对外宣传、推介企业。
节中办展,突出招商引资原则。历届月季花节,都坚持突出招商引资的原则,结合莱州民情、现有的产业特点和将来的经济增长点,大胆创新,节中办展。自2004年,已先后成功举办了2004月季花节暨首届中国(莱州)名特优食品展销会、2005莱州月季花节暨中国(莱州)医疗器械、药品及保健品展示订货会,今年月季花节又推出了“第二届中国(烟台)国际汽车、摩托车展销会”这一主题。2005年月季花节期间,共洽谈国内外合作项目91个,其中外资项目39个,总投资额1.4亿美元,外资额1.1亿美元;国内合作项目52个,总投资额57亿元,市外资金50亿元。莱州月季花节让世界了解了莱州,让世界走进了莱州。
繁荣文化,节日活动丰富多彩。娱乐群众,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一直是月季花节一条重要的主线,通过积极协调和引导,广招市内外客商和民间艺术团体,在市区开展一系列经贸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今年花节期间,将举办专项文艺汇演、中法武术对抗赛、焰火晚会、重点景区免费一日游、科普宣传等异彩纷呈的群众文化活动,为莱州人民奉献上节日的欢乐盛宴。
以节联姻,市场贸易异常活跃。花节期间,全市国际贸易、国内贸易、市内社会消费等都有突破性进展。各大企业与邀请的众多国内外客商,签订大量的贸易订单;各大商贸流通企业抓住商机,制造“卖点”,积极促销,形成消费高潮;新兴第三产业如旅游、电信、邮政等活跃发展,促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增加。
“花落花开无间断,春去春来不相关”。十六年来,莱州经济和社会事业像月季花一样,月月都有新变化,年年都有新发展。勤劳好客的莱州人民将努力把月季花节打造成在全省乃至国内外的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 莱州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各界宾朋前来投资兴业,观光旅游,共图发展。